名称
武强县
拼音
Wǔqiáng Xiàn
类别
县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河北省
所在城市
衡水市
所在区县
武强县
名称含义
一说因古武强侯国得名《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高帝六年(前201)严不识以击鲸布功,封“武强侯”,属巨鹿郡。故址在今河北武强县西南旧城村,后废。西晋于此复置武强县,仍以武强故城为名。;另一说因武强山得名。据清道光十一年(1831)版《武强县志》记载,县境内原有一座武强山(又名弓形山),晋置县取名于此。
名称起源
自西汉高帝六年(前201),于县城南部置武强侯国。西晋惠帝时正式建武强县。
名称历史
春秋时期为晋地。战国时期属赵国。秦代有武隧邑,属河间郡。西汉置武隧县和武强侯国地,属河间国。东汉废武强侯国入武隧县,属安平国。西晋析武隧县置武强县(治今旧城村)。北齐天保七年(556),武隧县并入武强县。隋属冀州信都郡。唐属冀州。五代周显德五年(958),改隶深州。蒙古太祖十九(1224),改属东武州。太宗六年(1234),废县入深州,十一年,并入祁州。元中统二年(1261),复置县,属晋州。明及清初因之。清雍正二年(1724),隶深州。1913年,属直隶省冀南道。1914年,改隶大名道。1928年,属河北省。1937年,属第九督察区。1938年,属晋察冀边区冀中区。1949年8月,属河北省衡水专区。1951年,县人民政府迁徙小范。1952年,改属石家庄专区。1954年,又改隶沧州专区。1958年,并人献县,先后属沧州专区和天津专区。1960年,并入深县,属石家庄专区。1962年3月,复置武强县。同年6月,改属衡水专区。1967年,属衡水地区。1996年,改属衡水市。
热门文章
张楼镇
南便村乡
城关镇
哈达户稍镇
承坪乡
青城山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