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化八年(1472),靖江首任知县张汝华在东沙土沙营建靖江城池,名靖江城,简称靖城,为靖江的行政中心所在地。

小银木,彝语,昔名贾业友木,意为贾业家的牧羊草坝,后取谐音得名。

由老地名秩堂得名的乡级政区。

“东兴”因紧靠东兴火车站,故得名。

传说明末有姓宋名桂者先在此摆卖,故名宋桂。

以驻地清代所称的谷里村而得名。谷里,传村以地处金牛洞山山谷而得名。

在双清区西北部,临近资江故名。东临火车站乡,南邻龙须塘街道,西临资江,北界新邵县寺门前乡。街道办事处驻双坡北路。

原名北上村。明崇祯年间,陕西兵备道布政司参政官员郭孟诸在此定居,改名孟诸村,演为今名。

1918年,在西山河出口处筑“陂”拦水,检查竹木以收取赋税,“陂”的南“面”建成集市,因此,集市之所处地而称名“陂面圩”。公社化时期,陂面公社治所虽设在新址黄牛头,但仍沿用“陂面”一名,故名。

“额仁淖尔”系蒙古语,意为“斑斓的湖泊”,故得名。“苏木”系蒙古语行政区划通名,相当于乡一级。

平陶县改为平遥县后,县衙和隆福寺(南政村北)正好呈一条直线,故将南园则、南堡庄、南寺 “三南”合为一村,定名为“南正村”。清康熙四年(1665)南正村民王致和考中两榜进士,并被委任为直隶(河北省)保定府布政司(正二品)。因南正村出了二品大官,故把南正的“正”字旁加了个“文”字,成为现在的“南政村”。

“六广”原名“陆广”,取“大方的陆归”之意,贵州地方话中“陆”与“六”同音,随着时间的关系,“陆广”渐渐更名为“六广”,意为水东地区“陆地广阔”之意。

成立之初是由德庆、福祥两个村合并而成的生产队故取名“德祥”,取其吉祥之意。

因地处柳州市的城区中心,故名。

据《陕西通志稿》载:薛禄镇,“俗传薛仁贵食采于此”,据《新唐书》记载,薛仁贵,绛州龙门人(今山西河津县),唐太宗李世民和高宗李治时的名将。在征辽东,攻高丽的多次战向中,屡建奇功。薛禄镇是其封地之一。后薛禄镇简写为“薛录镇”。

面临九龙江西溪,因溪中有石,命名石溪。后有乡人赛龙舟夺锦标于江中,得名锦江。又因沿江垒石筑十二坝障(俗称抛码)防洪潮,故名。

“伊和乌素”,系蒙古语,意为“大水”。相传很早以前,人们在现苏木所在地东北15公里处发现一眼水井,水量大,源源不断,故此命名。

因马冈圩地有一座马山,牛塘尾处又有许多小山岗,故名。

500 501 502 503 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