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舒始见于战国时期,时属燕国,以地域平坦广袤,人性宽舒而得名;汉高祖五年至后周六年为东平舒县(北魏后称平舒县),后周显德六年改名为大城;1957年至1987年曾称城关乡、城关公社、城关镇;1987年12月复古称平舒,因是大城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故命名为平舒镇。
据清道光《歙县志》载,璜田村,以先居者王、黄两姓,先后称王田、黄田,后王、黄二姓综合之称璜田。又因乡政府驻地于此,故得名。
位于新华大街,取新中华之意政治吉祥语类,故名新华街道。
借取已有的地名命名。原属南坪县,清朝雍正三年,朝廷决定设立松潘厅南坪营。1998年南坪县改为九寨沟县后,南坪不再使用,但当地群众习惯称呼南坪,故取名南坪镇沿用至今。
清朝年间,从内蒙兴和县七甲村迁来五户建村,故村名仍用七甲。因该乡政府驻地七甲村,故得名七甲乡。
据传,此地很久以前是片河滩,古时此地多秋树,人称秋树扒。习称“秋扒”。
龙坝是“竜巴”的译写演变,系汉字译写的傣族地名。因镇人民政府曾驻竜巴村得名。
明朝永乐二年(1404),杨氏自河南淮安府车子镇迁此立村。因村建在两河之间,取名夹河店。该村原来就是集镇,但在同治七年(1868)八月,张宗禹率西捻军在山东荏平失败后,其余部流落于此,继续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致使富豪劣绅躲藏,集市冲散。光绪年间又重新立集,遂将村名改为“新集”,后演变成辛集。因镇政府驻辛集而得名辛集镇。
许、孟均指姓氏。
原来此地有一座庙,在一处像马鬃一样分开的地形中间修剪的庙,当地蒙古人用蒙语叫尚赫(分开的马鬃形状)庙,后来汉族人慢慢叫成上海庙,故得名上海庙镇。
人们常用“白云珠海”来特指广州,这“白云”指的就是白云山。白云山是九连山脉的南延部分,素有"南越第一山"之称。据说每到秋季,常有白云冉冉升起,使山上一个侧面变成白云漫漫的一片,犹如面纱笼罩,故名。
因镇政府驻地原名“高沟乡”而得名。
龙湖,分别指龙新村和玫瑰湖。
白沙:白色的沙石颗颗,表达矿产丰富,洁白如玉之意。白沙镇以矿产和工作职能得名的乡级行政区域。
南宋时期,村民从福建莆田迁此定居,兴建“金石庙”,结社同盟,取义“盟坚金石”之意,故名金石。
因乡政府驻地三益场而得名。三益场原名三教寺,清道光十五年(1835),有谭、刘、岳三大旺族长期明争暗斗,为共谋利益发展经济,互结姻缘,彼此得益,取名三益,设集市为三益场。
此地干旱缺水,清乾隆年间,一毛姓大户打井供乡民饮用,人称毛居士井,后简称毛井。
五莲山原名五朵峰,明万历三十年(1602),敕建护国万寿光明寺,诏改五朵为五莲。
热门文章
平凤乡
韩麻营镇
玉尔其乡
高新街道
泾川县
太阳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