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境内有大小两座哈拉巴山,故而得名。

元朝末年,因临大陆泽,积水若汪洋得名东汪。因镇政府驻东汪得名东汪镇。

城关镇,是我国历来对县政府所在地的通称,即县治之意,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各地有很多县使用城关镇作为县治所在地县城的行政建制正式名称。2015年1月14日,咸政函【2015】17号文件批复撤销城关镇设立城关街道办事处。

元朝为蒙古人正红旗驻地,名曰红旗营,1961年改为西红旗营。因乡政府驻西红旗营得名红旗营乡。

因镇政府驻西泉社区而得名,西泉社区驻地西泉。古代以位于县城西(又在安吉山西)而得名。明弘治《中都志》卷四“池沼井泉附”载有“西泉店”。天启《凤阳新书》记:“西泉村离县六十里”;又记“西泉村有街有店有路有庙有桥有涧”。清乾隆《凤阳县志》“市集”条记载:“西泉集在西南六十里,明时街市极盛。”

因早些年间,此地有一大泡子,泡内有大量黑鱼繁殖,故而得名。

传为汉初功臣樊哙后裔所建,以其祖樊哙官至右丞相,命村名樊相。

因芦茅塘与六亩塘谐音而得名。

因境内群山拥抱、拥青叠翠,故而得名。

因地处于原新浦区西部,故名。

《元和郡县志》魏州馆陶县:“陶丘在县西北七里。”《尔雅》曰:“再成为陶丘。赵时置馆于其侧,因为县名。”

因地处马岚峪口下边得名。

阿克托海,维吾尔语,意为:白色的山弯。

因此地为太仆寺行台故址,兼有马地、马厂、马头诸名,后因地处运河西岸时有船舶停靠,而定名码头。因镇政府驻码头得名码头镇。

隋开皇九年(589),以城西有“姑苏山”,改吴州为苏州。姑苏由此成为苏州的别称。姑苏区由此得名。

传古时有人在此高地(当地称“圪垱”)开店,后人定居成村,称圪垱店。

因该地区王、范两姓氏最早居于此,故称王范。

红星,原名雁门和坑门,因该村坑尾五角湾山形似雁而得名。明万历年间,曾在此地建有官府粮仓,故又名官村。文革间嫌“官”字有封建,选择有意义的革命词汇改名红星。

322 323 324 325 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