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至元九年(1272),曾于礼部下设白纸坊,以生产朝廷公文用纸。历明、清、民国直到北平解放前夕,北京造纸作坊大多集中于此地,故名白纸坊,并沿用至今,街道因此而得名。

寓意“人民团结、和睦”。

洪雅一名,源于县东北的洪雅川(今名安溪河)。洪雅川,上段名洪川;下段将汇入雅河,故名“洪雅川”。洪雅二字,据康熙字典注释:洪,大也;雅,正也,有“大正”之地的意思。

位于清水江东岸之意。

明代,魏氏始祖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后兴集,取名魏集。

因境内有岳阳河,故得名。

因境内有乾塘村,村内有大塘处于陈氏宗祠西北面,八卦属乾位,故名乾塘。

四面环山,中间一平坝,形如一塘,居住在此就像坐在一大塘里头一样。

连通乌苏里江之意。

1914年张謇集股建立“大有晋垦牧公司”,开垦三份荒地,留一份搞盐业,即“垦三余一”;又因公司地处余东、余中、余西三盐场之北,故名三余。

千河:渭河一级支流;镇:乡级行政区。

下原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一说,相传春秋时吴王夫差会鲁昭公,曾驻跸于此,阙名下驾原,由来旧矣。另一说,据如皋县志载,“下驾原”本名“下驾园”,相传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在此歇驾,因此得名下原。

明代设集市于永兴场(今老场),因多次被焚,又缺水,乃迁至西北面4千米处修街市。因建场时间晚于附近永兴场,得名新场。

因位于沱河东岸,明末清初,此处是巴河(今沱河)一个渡口,姓蒋的几户人家在此渡口以摆渡为生,后逐渐形成自然村,故叫蒋口。

因乡政府驻地杨成庄而命名。

以镇政府所在地(柳树口村)命名。 相传这里柳树长得粗大健壮,路边有棵枯柳,树洞甚大,马车可以通过,故名柳树口。

沌:沌水(原东荆河);口:入江之口;街道:行政区域。

因“安石”地名在当时建立县、村制时,属西安县辖,又地处白石砬子山西麓,所以取县名“安”字,白石砬子山的“石”字,故起名安石。

321 322 323 324 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