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西北部与文岭镇交汇区有著名的东湖,其位于东湖之南,故名。

因驻地的东面有座独立小山而得名。

闽县和侯官县裁撤合并后各取一字,故名闽侯。

寓意为地处塔河的发源地。

传横山街清末成圩,因有一座东西走向、形状如案的高山横亘街前,故名。

桂平的“桂”指的是物产肉桂,“平”指的是平原的地貌特征。南朝梁(502年),设桂平郡,“桂平”之称首见于此。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修的《桂平县志》记载:“县以桂名,桂其土产也”,并有县内无地不产桂的记载,有著名的“浔桂、荆桂、瑶桂”等,同时地处浔、郁两江平原,故名桂平。

因驻地原西王集,现名西王街道,因其位于瓦山林场的西面,且建村时王姓居多,后有人在此开设集市,故得名西王镇。

“长江路”,即根据我国陆地水系“长江”命名的道路。

明代杜姓聚居,村旁有镇华桥,俗称杜村桥。村以桥名。

公社制时为民意公社。

因此地位于嘉陵区城区以南,地势低洼,流经城区的凤垭河、圣子河、小山子河在此处交汇,经改造后形成人工湖,此湖名为南湖,设立街道时以此命名。

因境内有五个浇灌庄稼取水的渠口,常因浇水闹纠纷而不和,后为和睦用水而取名五和。

由甸乡的打秀等村和原属嘉卢乡的塘洞等村合并建乡,和因当地居民多为壮族之意。

因该镇是由原普兴乡和大顺乡合并而来,故而得名“普顺”。

因境内有古老的桂花树得名长桂村。

硍:银子,六硍:有六缸银子。六硍原名北坡、六银,传宋朝年间(960-1279)有一番皇建皇都于北坡村,后因触犯法律而被朝廷追捕,其在出逃前将六缸银子埋于此地,故名。

相传为战国楚相孙叔敖封邑,“敖”指孙叔敖,又有敖通嫯,故名。

“小板”指小板港,“镇”指行政区域名称。

303 304 305 306 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