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战国时秦将白起曾屯兵于此,取名寨子街。后又在该村附近发现白元帅墓,故称为白元。

因当地有一座横跨京杭运河的古桥--荆山桥,而取其谐音得名。

轮台,汉代地名,清代设县以为名。维吾尔语称布古尔。

镇政府驻地苗馆村,据明成化四年《重修苗馆桥记》碑载:北宋年间,苗氏始祖迁此居住,在古大道旁开设客栈饭馆,故得名苗馆。

吐曼塔勒,维吾尔语,意为万棵柳树。

据丰城志书记载,历史上龙津洲的名称与丰城大码头分不开,老大码头在老县城(今剑光街道)临赣江河畔东岸,与赣江西岸的龙津洲对峙,即“河东大码头,河西龙津洲”,因此而得名。

因街道管辖区域位于呼市城东的哈拉沁河附近,故命名“东河”街道。东河系小黑河上游的发源支流之一,俗称哈拉沁河。河水流经如意开发区后进入小黑河,汇入大黑河,最后注入黄河。

该地盛产石板之意。

即诚恳、淳厚之意。

解放前此地官寨管辖范围下,尽辖十三个寨子,比大姓辖四十八寨少,是官寨管辖范围最小的乡,故名。

“依麻木”维吾尔语,意为“教长”。

因驻地村位于海岐下,未围塘前,潮水可涨到村上。故名。

因地处主城区北部,故称北城街道。

栗川乡,由古栗亭发展而来,地处河谷川坝地区,又因为是乡级行政区域,故而起名栗川乡。

《太平寰宇记》说,“取邑界句曲之山金坛之陵以为号”,意即因茅山的金坛陵而名。句曲即茅山,金坛陵在茅山华阳洞,陵即高丘。

因其邻近闽江,故名。

取通往化平(今泾源)之意。

因适中为彝语音译地名,适指河,中指边,意为河边的村庄,故而得名。

302 303 304 305 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