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内有一座千年石板桥,旧时称“迎官桥”,后谐音“迎光”而得名。

相传南宋时期建村,在太平军北上时,走到此处为大雾所迷,认为是松柏林,免遭战祸,遂称“剩庄”,后演变成“盛庄”。街道驻于此而得名。

以彝族古代古侯、曲涅两支系会合结盟遗址“莫古”,取其谐音,得名。

此地河流是乌江的一条支流,河面狭窄,流量小,且因该河与甘龙河交汇处的地势平坦得名小河坝河,政府驻地于此河旁,故名。

明代此处地势低洼,易涝,且柞林遍野。居民为治水患,在村东边开凿绕岗大渠,得名柞渠,演称岞𪨰。

相传,因西汉萧何追韩信,由汉中骑马到此,故名“马到”,“到”字后来演变书写为“道”。 马道原为古道上的一驿站,故名“马道驿”,属自然镇。马道曾是褒斜栈道上的历史重镇,因古设马道驿,故名。

因政府驻地位于李村而得名。

因境内江湾处有一杨氏聚居的自然村,名“杨湾”,借用村庄名,故名。

维吾尔语,意为“牧马人”。

因此地山大沟深,远看宏大雄伟,故解放后起名宏伟乡。

周贞定王十四年(前455),晋侯赵襄子筑城于甘水之北,取名襄垣。襄子筑城。韩、赵、魏三分晋地,襄垣曾为韩国的别都,故襄垣有古韩之称。秦始置襄垣县,唐武德元年(618),因漳水浸城筑新城于甘水之南。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境置县、亭、郡、州交错相沿,辖域或增或减,但襄垣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因街中有一石凹陷,形似瓦片,故名瓦石,后人改为“瓦室”。

“查务”意为“刺树”。

寓意收成好。

因境内永兴场(原建于火石岭,明朝初期因连遭火灾、瘟疫,明末将场镇迁往现所在地,希望永远兴寓意永远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故名。

地处老鹳河与烟镇河交界处,境内山高陡峭,各类大小石块分布林立,故名石界河。

名称来历说法有二,一说:三国时期吴孙权在逍遥津被击败,连夜逃至此姓项的刀铺,叫姓项的给他带路,因此得名响导埠,简称响导。二说:曹操率兵驻八斗岭御蜀,八斗至响导为曹兵溜马道,每日清晨马铃声远近相闻,故名响道,后讹为响导。

以辖区内的青山古镇命名。因驻区有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大型钢铁生产基地,而别称“十里钢城”。“青山”指青山古镇。

278 279 280 281 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