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抚、平安的濒江县。

据传一千年前建村,原称安城村,后以流经的蒙江改名,取其谐音称“濛江”,故名。

当时,在新放蒙荒地内,每60里适中地方各设1个镇,此屯建在出荒“正”字号地内,居于“平”字号地南平镇以北,故名北正镇。1994年由乡变镇,更名为北正镇。

文冲原名乌涌。“乌涌”取自宋朝末年由从化县钱江洞居民迁此地所建的乌涌村,因村落沿乌涌河流域分布而得名。至于乌涌村缘何改称文冲,是后因文园、乌涌两个自然村合称而得名;

位于源城区东边,故名城东。

指该地的地形恰似一条巨龙卧于江畔。

辖区内东西主街路通往嫩江。

以古有小庙距合肥老城50华里得名五十里小庙,简称小庙。

“腾冲”其名始见于五代后晋天福五年至开运二年(940—945),刘昫修撰的《旧唐书》,亦作“藤冲”“藤充”;既被《旧唐书》记载,那么“藤冲”“藤充”其名至少自唐代就已作此称谓了。腾冲坝(盆地)地形狭长险隘,兵法上称这种地形为“兵冲(衝)、军冲(衝)”,按当时并未开发的地理环境(亚热带丛林)推测可解释为“多藤的要冲”“藤条充盈之地”;加上古人“腾”“藤”通假使用,演化为“腾冲”,但不可顾今名忘本源作“腾飞冲天”的解释。

“天文”因辖区内曾有明末寺庙“天文寺”而得名。

古时丰溪河西岸的田畈是漕运的埠头,简称漕头,久而久之谐音演化成皂头。

明洪武四年(1371),谭姓始祖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取名谭庄。

因此地有一个泡子产“菱角”,得名菱角泡子。历史称乌尔提塔拉,系蒙古语,意为长方形甸子,后改称长胜甸子,取长胜甸子之“长胜”二字,故得名。

明末建场,因辖区水源奇缺,古人为祈求甘雨,以“风呼舞雩咏而归”之句而定场名。

因地处贞元街而得名。

原为东汉安乐故城遗址。晋时称安德乡。元代为阜通河(今坝河)上的7座坝闸之一,名郑村坝,明万历年间改称东坝。因乡政府驻地位于东坝,故名。

因长江流经镇北,形成河湾,河沙在阳光下呈白色,故名“白沙”。

乡政府驻龙庆,故名。龙庆,原名六箐里,因村庄周围有六个山箐,明弘治年间曾在此设里,名六箐里,后演化为龙庆。

254 255 256 257 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