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为天津北部一颗璀璨的明星而命名。

原名潘家埠,为数百年泊船码头;因住户大多姓潘,故名。

以驻地及民族名称命名。沐尘,以空气清新,民风淳朴,可沐除尘濾,雅称沐尘。此地多畲族人,故名。

传历史上先有裴家营(长巷营)村,后迁民在其北部形成一条长而窄的街巷,分前、中、后三街,习称长巷街。1945年解放后,分为马、阎、后长巷三村,该村在北,有后街之称,故名后长巷。因古地名“长巷”得名长巷乡。

相传汉更始二年(24)汉光武避兵时夜行迷路,见一兔引弓射之,兔带箭遁奔,追里许遽失其踪遂驻营见箭镞在石佛身上,因名“留箭古营”,故命名为营里。因镇政府驻营里而得名营里镇。

因位于贺州城区东面,故名。

英格堡,蒙古语,意为“舀水的勺子”。

历史上曾是嘉绒梭磨土司聚会、祈神、印刷藏文经书的地方,故名“刷经寺”。刷经寺镇又名“哈尔加朗”,藏语意为“铸神之地”。

黎城古为黎国,始于商朝。黎城命县,始于隋开皇十八年(598).黎城这一名称,据《史记·周本记》载:文王“败耆国”。《正义》:耆,即黎国也。《路史·国名记):“昔文王伐饥,本作阢,音祈,即耆黎也。”王引之《经义述闻》卷三十一:“古字黎与耆通。”由此可知,今之黎城,商代方国,为周文王所灭。武王又封为侯国,称黎侯国。2001年撤乡并镇,原城关镇、李庄乡、岩井乡,遂合并取名为“黎侯镇”。因古黎侯国而得名。

西新兴建村于元朝大德年间,因于东新兴对应得名。镇以村名。

因该地盛产高粱故称高粱坪,简称高坪,“高坪”指高粱坪,产高粱的坪。

因取辖区内岗背、列美自然村首字组成,故名。

临近盛产“大白鱼“的水域”,寓意白鱼聚集的”港湾“。

河池街一带为岩溶地貌,澜江(旱河)自西向东绕过其南部流入消水岩(洞),春夏雨季时河水泛滥,秋冬时河水断流而形成许多潭(当地称“池”),当地有“大雨成河,小雨成池”之民谣,故名。“河”指河流,“池”指池塘。

“场”系镇辖区内下砂盐场的名称。“新”系相对于旧的下沙盐场而言。故名新场镇。

因姓氏及和大白邻近相对应,故名小白。

镇区有条河流叫张福河,纵贯全境,上通洪泽湖,下连京杭大运河,水路四通八达,曾是商贾云集之地。因镇区顺着张福河而建,故名顺河。后因与东侧淮安县顺河人民公社同名,故改名西顺河。

传说很早以前,有位姓杨的老人在此开设一草鞋店,称杨家店,后人简称杨店。

255 256 257 258 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