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境内著名旅游景点大洞河峡谷而得名。

以辖区内盖竹、垟寨两村各取一个字组合取名。

因近临钱塘江,故名。

系苗语“ GhabDongb”音译为革东,意为芦苇丛.

因境内有长城岭纵贯南北而得名。

常乐寓意 ”平安长乐“之意。

此地每逢农历属羊日赶集,当地称赶集为赶街,故名。

传油麻圩始建于元朝中期,因盛产芝麻(当地称油麻),故名。

据史书记载:古为冀州地。春秋时东古城(今属山东省冠县)为晋国冠氏城邑。该城西北七里有陶丘。赵置馆与其侧,故命名为馆陶。汉置馆陶县。隋大业二年(606)北徙四十里迁至北馆陶(属山东省冠县)为馆陶县城。1955年县城又由北馆陶迁至南馆陶,故名南馆陶。因镇政府驻地在馆陶县城得名馆陶镇。

因位于涵江城区东部,故名。

清朝时期,建于鹭鸶溪上,因四周起伏,丘陵重叠,地形像一只睡虎,当地人称虎为野猫,得名野猫溪。1884年取“国泰民安,民众和睦,天下太平之意”改名为太和。1986年因与合川太和同名,且位于合川太和的上游,为便于区分,改名为上和。

由东洼、赵家、任家、陆家、新农和友谊6个村子组成,谐音陆,称之为陆家。

“含浦”来源大跃进前该地的“含浦庵”。

春秋,因麋鹿众多,以常有鹿鸣得名。

位于北山附近。

地处城区北部,故名。

元宪宗蒙哥五年(1255),土酋豆圭之子普提内附,设宁州万户,寓意是安宁、祥和之地。因街道办事处驻宁州,故名。

因地处古燕国和赵国的交界处取名燕赵村。因镇政府驻燕赵村得名燕赵镇。

2400 2401 2402 2403 2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