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境内金城山命名。
“苇莲苏”系蒙古语“乌力雅苏”之转音,意为杨树。此地原称“乌力雅苏套海”,意为杨树湾子。“乡”是行政区划通名。
北宋咸平年间(998——1003)为白崖场,明中后期更名为龙隐镇(相传,明惠帝朱允炆被篡位后逃至此地隐居,故名)。民国时期该地为重要水陆交通要津,璧山、青木关、歌乐山及至蔡家场等地的物资在此集散,因附近大量瓷器均在此集散,“瓷”与“磁”谐音相通,故习称磁器口。
政府曾驻仁兴村,故名。
上世纪30年代,这里原为洞庭湖畔、障陌垸外河滩之地。由于水运便利舟楫停泊,商旅云集,逐渐成为集市码头。初建街时,为茅舍草房,故称茅草街。
马尾,比喻江中浮礁形似马尾。马尾居闽江下游,浮礁若马,礁西为马渎江,礁东为马头江,马尾旧镇的中岐位于马之尾部,故名马尾。
地形象鹅,山岭上又有很多白石头,因此而得名。
当时屯址建在地形似胳膊弯的山沟里,故将屯子取名“套浩太”,“套浩太”系蒙语,汉语意为地形像胳膊弯。
清光绪七年(1881),珲春副都统依克唐阿修筑珲春城,珲春始有街衢。整座珲春古城区坐落在现靖和街辖境内。因城东驻有靖边军(边防军),命名珲春城东门为靖边门。1945年8月,珲春光复后重新命名街道名称,时街区之中有靖安、中和街区,取靖安、中和两区名字中各一字,得名靖和,时为靖和厢。
因境内有一山寨盛产蓼叶(蓼叶,亦称箬叶,可包粽子,又称粽叶,又可作斗笠。),故取名“蓼叶寨”。因镇政府驻地位于蓼叶寨附近得名。
明代,贺氏迁至此地,建村起集,因当年此地土质为沙土,人们在沙地里赶集,故称沙里集,后称沙集。
意为黄色的狭谷。在驻地村,元代后期,此地具有东西长,南北窄的特点,且遍地生长黄花草而得名。‘镇’为乡级行政区划通名。
含共同上升致富之意。
金江以地处黄金江上游,且为乡政府驻地,故名。
因元、明、清三代为景州治所而得名。西汉文帝后元二年(前162)封周亚夫为条侯于此,称北脩城(亦名亚夫城,今景县城)。景帝中元五年(前145)国除。北魏时,脩县迁治于北脩城(今景县城)。元太宗八年(1236),观州治所由东光迁来,以蓨为附郭;至元二年(1265)观州改为景州,称为景州城。因此得名景州镇。
扶风”取“扶助京师、以行风化”之意。
明永乐年间江南移民黄、张等户来此定居,成村后以首户黄姓得名黄庄。
中新镇原名“中兴场”,明朝嘉靖年间,在今中新场镇建有一庙,名常乐寺,属乐嘉危月乡管辖。起初尚无集市,乡人只有到二十里以外的乐嘉场(今乐加乡)、香山场(今射洪县香山镇)或三十五里外的潼川、射洪(今射洪金华镇)赶集,途中常遭兵匪劫掠,多有不便,于是有乡人在寺外开设幺店,进行少量柴米、农具交易。1918年逐渐添建房屋,形成街道,1920年兴场,名中兴场(取义地处乐加、香山、潼川、金华之间)。
热门文章
树苴乡
偏关县
星沙街道
安远镇
北源乡
巴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