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区

名称

马尾区

拼音

Mǎwěi Qū

类别

县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福建省

所在城市

福州市

所在区县

马尾区

名称含义

马尾,比喻江中浮礁形似马尾。马尾居闽江下游,浮礁若马,礁西为马渎江,礁东为马头江,马尾旧镇的中岐位于马之尾部,故名马尾。

名称起源

1982年,设马尾区,直属福州市。

名称历史

西周时境内属七闽地。秦时属闽中郡。西汉时属东冶,东汉光帝建武元年(25),晋代属原丰县,从隋朝至清末,属闽县。宋太平兴国六年(981),今马尾地区分别归属晋安东乡和安仁乡。元明时期不变。明宪宗成化十年(1474),市舶司从泉州移设福州,琉球商人纷纷经马尾赴榕,马尾港的地位更为突出。清代末年,闽县撤乡建区,共分为11区,今马尾地区分别属于琯江区、马江区、嘉屿区。鸦片战争后,各国兵商船来福州均停泊于马尾港。清同治五年(1866),洋务派在马尾创办船政。清光绪十年(1884),在马尾爆发中法海战。民国初叫马江镇,解放前属林森县第二区,设马江镇公所。1949年,马尾区解放。1951年,设马尾镇人民政府,属闽侯县第三区公所。1982年,设马尾区,直属福州市。1984年,在马尾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1991年3月,国务院批准设立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马尾科技园。1992年11月,国务院批准在马尾设立福州保税区。1993年1月,国务院批准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沿闽江北岸向快安延伸,1995年12月,马尾街道更名为罗星街道,1996年马尾区辖罗星街道和马尾、亭江、琅岐三镇。2000年,设立琅岐经济区,并沿用至今。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