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隋末,此地因有一长达数里的高大塍田而得名“高塍”。

万发乡历史悠久,清朝顺治年间,由山东人迁移至此,开荒建屯,后因此地北侧有东、西万发街得名。

传,原名“伦常”,即求人们讲求伦理道德,遵守五常(仁义礼智信),日久天长,其中的常字讹传为掌,遂称伦掌。北宋《相台志》记录安阳县村名中有伦掌。明《嘉靖彰德府志》载有伦掌集。清乾隆年《安阳县志》仍名伦掌。

据明万历年《慈利县志》载,该境内设“羊楼铺”,民国初年依成片杨柳树和“羊楼”的谐音得名“杨柳铺”。

“绒多”意为“上方谷地”。

因地处乌江入颍水之口而得名。

境内曾为盐场,盐亭众多,盐亭周边为海水湖荡,湖光亭影自成一景,因此得名。

“西露天”指境内的西露天采煤矿。

“雅安”意为“神奇魅力之地”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4),以兴隆场为基础,在两个形似元宝的土丘之间建场,寓意物聚天宝、兴隆吉祥之意,故名“宝兴”。

此地有一石宛如棋盘,故名。

相传汉武帝在此建行宫居住。

因传说而命名龙公堡,后演化为隆家堡。

乡人陆荣廷任广西都督,受封宁武将军,建有宁武庄,故名。

清康熙年间,该村地处沟坡,早年住秦、武两姓,秦姓较为兴盛,故取名为秦家坡;清光绪年间,秦姓逐渐衰败,武姓人开始兴盛,便更名为武家坡;民国十八年,此地为横、米、绥等县贸易中心,形成自然集镇,故名武镇村。因镇政府驻地位于该村,故得名武镇。

红岛一名由“阴岛”改称。红岛古称阴岛,又称荫岛、桃花岛、莲花岛。《胶澳志·方舆志》载:“阴岛在胶州湾内,岛之东南端距湖岛约四海里。岛之东北端东距女姑口约三海里。北面多盐田,可通陆地,形成半岛。地势平坦,居民十有六村。”《河套街道志》载:“红岛是胶州湾内的第一大岛,因形如莲花,故有‘莲花岛’之称。红岛,本名‘阴岛’。‘阴岛’之名始于秦始皇时期,传秦始皇东巡,听闻少海(胶州湾古称)中央有一座莲花岛,于是龙心大悦,欲前去观赏。然而行至莲花岛,不见莲花盛开,却见阴云蔽日。秦始皇龙颜大怒,一气之下赐了一个

原名沟门,因座落在有石灰窑的东沟门而得名。1982年2月,随大队更名改称石灰窑。因镇政府驻石灰窑得名石灰窑镇。

从前,马姓在此打井建庄,故名马井。

2343 2344 2345 2346 2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