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红岛街道
拼音
Hóngdǎo Jiēdào
类别
乡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山东省
所在城市
青岛市
所在区县
城阳区
名称含义
红岛一名由“阴岛”改称。红岛古称阴岛,又称荫岛、桃花岛、莲花岛。《胶澳志·方舆志》载:“阴岛在胶州湾内,岛之东南端距湖岛约四海里。岛之东北端东距女姑口约三海里。北面多盐田,可通陆地,形成半岛。地势平坦,居民十有六村。”《河套街道志》载:“红岛是胶州湾内的第一大岛,因形如莲花,故有‘莲花岛’之称。红岛,本名‘阴岛’。‘阴岛’之名始于秦始皇时期,传秦始皇东巡,听闻少海(胶州湾古称)中央有一座莲花岛,于是龙心大悦,欲前去观赏。然而行至莲花岛,不见莲花盛开,却见阴云蔽日。秦始皇龙颜大怒,一气之下赐了一个‘阴岛’(之名)。又有传,阴岛之‘阴’本为‘荫’,亦是秦始皇东巡途经胶州湾,远望该岛‘绿荫葱葱’,于是赐了一个‘荫岛’。后人把‘荫’写成‘阴’,称‘阴岛’。1967年1月更名为红岛。”又据1999年青岛市民政局对政协提案的答复载:“城阳区西南的红岛,原名阴岛,一是因该岛在胶州湾北部,以水与陆地相隔,地处水之南(水之南为阴);二是因该岛经常云雾笼罩、天阴地暗得名。”据《崂山县地名志》记载,红岛人民公社成立于1958年,以阴岛命名。1967年岛上干群嫌‘阴’字不雅,故弃‘阴’取‘红’,经崂山县批准,改为‘红岛’,称红岛人民公社。至此,“红岛”作为行政地名正式使用。红岛街道根据辖内红岛得名。
名称起源
2001年6月撤消镇建制改设街道,以辖内岛屿名称命名。
名称历史
红岛古属不其。辖域夏、商、西周时为莱夷地。春秋战国时由齐国即墨邑管辖。秦汉时属不其县。隋代属即墨县。自此至19世纪末,辖域均由即墨县管辖。明清属即墨县里仁乡阴岛社。1898年德国与清廷签订《胶澳租借条约》,辖区划入胶澳租借地。1922年中国政府收回胶澳主权后,称胶澳商埠海西区。1930年划为青岛特别市阴岛区,后称青岛市阴岛区。1932年称青岛市第十二区。1935年称阴岛区(乡区)。日本第二次占领青岛时期称“青岛特别市海西区”。抗战结束后恢复战前建制。1949年5月改属即墨县,称即墨县阴岛区,区政府驻宿流村。1950年改称第八区,区政府驻晓阳村。1955年复称阴岛区,区政府驻后阳村。1956年与马哥庄区、中华埠区、河套乡合并,组建阴岛区,区政府驻马哥庄。1956年即墨县撤区并乡,阴岛区分设高家、晓阳、韩家3个大乡。1958年成立即墨县阴岛人民公社,公社驻地萧家村。1961年3月改属青岛市崂山郊区,同年10月崂山郊区改称崂山县,属之。1967年1月改称崂山县红岛人民公社。1984年撤社设乡,改称红岛乡,所辖17个生产大队也先后被撤销,恢复行政村。1988年崂山县改为崂山区,属之。1991年撤乡设镇,改称崂山区红岛镇。1994年青岛市区划调整,设立城阳区,改称城阳区红岛镇。2001年撤镇设街道,改现称红岛街道。
热门文章
南站街道
白沙镇
李海务街道
王团镇
钱旺镇
九垄地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