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垄地街道

名称

九垄地街道

拼音

Jiǔlǒngdì Jiēdào

类别

乡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辽宁省

所在城市

营口市

所在区县

盖州市

名称含义

说法一:九垄地原名救龙地,源于古代的一个救龙神话传说,后演变为现名。说法二:清初,移民至此开荒定居,称为九十垄地村,后简称为九垄地。

名称起源

2009年撤销九垄地镇设立九垄地街道。

名称历史

解放前,1931年-1945年日伪统治时期,于境内头台子设置康宁堡村公所,下辖二十一个屯,即头台子、九垄地、三家子、厢红旗、大房身、南营、正红旗、仙人岛、南窑、正黄旗、东达营、西达营、花园子、古家子,还有今陈屯镇的背阴寨,九寨镇的唐岭、纪屯、孟家洼子、西关屯、侯园子和归州公社的坡子。1945年“九·三”胜利后,上述二十一个屯为其所辖。1946年春,于西二台子设立西海区,头台子等二十一个村划为西海区所辖,同年六月,成立万福县,西海区划归万福县管辖。1947年6月,共产党收复万福县,恢复原区、村政府建制。1948年11月,撤销万福县,西海区及其所辖各村随之划归盖县管辖。1951年6月,全县调整区划,西海区并入第十区(驻地九寨)。1956年3月,全县并区建乡,九寨镇当时在境内设立厢红旗和达营两个乡。厢红旗乡下辖小营子、厢红旗、联合、大房身、九垄地、正红旗、仙人岛等七个村。达营乡下辖正黄旗、头台子、南窑、西达营、花园子和今九寨镇的唐岭、陈屯镇的背阴寨等七个村。1958年5月,全县撤区并乡,达营乡和厢红旗乡合并为九垄地乡(驻地九垄地),同年十月一日,实行政社合一,全县成立一个人民公社,下设十三个大队。原九垄地乡则为九寨大队下设的管理区,下辖作业区。同时,将仙人岛作业区划归鲅鱼圈大队管辖。年末,又将仙人岛作业区划归九寨大队管辖。1959年3月,盖平县人民公社撤销,九寨大队改建为九寨人民公社,原管理区未变,原作业区改为生产大队。1961年5月,贯彻人民公社《六十条》,重新调整社、队体制,与九寨公社分治建立九垄地人民公社(驻地南窑),下设头台子、东达营、西达营、古家子、花园子、正黄旗、南窑、九垄地、三家子、联合、厢红旗、大房身、正红旗、小营子、仙人岛等十五个大队,五十六个生产队。1979年冬,经县批准,大房身分出南营生产大队,此后全社共辖十六个生产大队。1983年九垄地人民公社改为九垄地乡,下辖头台子、东达营、西达营、古家子、花园子、正黄旗、南窑、九垄地、三家子、联合、厢红旗、大房身、正红旗、小营子、仙人岛17个村;1984年6月改为九垄地乡九垄地满族乡,下辖未变;1991年1月建立九垄地满族镇,下辖未变;1992年为盖州市九垄地满族镇,下辖未变;2003年,全镇辖正黄旗、东达营、头台子、联合、九垄地、正红旗、厢红旗、小营子、仙人岛9个村个村;2009年撤销九垄地满族镇建立九垄地街道,下辖正黄旗、东达营、头台子、联合、九垄地、正红旗。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