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等原写作吞等,壮语Rindaengj,“吞rin”指石头,“等daengj”指竖立,意为石头竖立。因今县城所在地始建于镇南街山脚平地上,传说街边有一巨石竖立,故得名吞等。后因外地人来此经商,人口增多,将“吞等”改为“添等”。1957年3月27日,国务院批准镇都县更名天等县,取驻地添等的同音简写“天等”,寓“天下平等”之意得名。
北大街位于桃河北岸,最初人们俗称北大街,后经多次扩建,命名为北大街。1980年,设立街道办事处,因其主要管辖范围是北大街地段,故名北大街街道。
因此地四面环山,地形如窝。因乡政府驻地老窝村民委员会,故名。
五岔路,因位于五条路的岔口旁,故名。乡人民政府驻地五岔路村,故而得名。
因通宵沟谷地宽,形成长10多公里,宽2公里的大坪坝,春季鲜花盛开,溪水缓流,风景优美故名通宵。藏语,意为“美丽的坝子”。
因境内坛山(又名仙坛山)而命名。
因其境内有双华河、华拔河,故名。
清康熙年间,邑人在黄竹溪畔建有庙宇1座,地处广东、福建交界处,起名广福寺,广福由来于此。
早些时候,在天生路一侧“红石村”宿舍群下有一片延绵几公里、高约百米的石壁,此石壁鬼斧神工,得名“天生”,因在此处设立市街,而得名天生市街。
因明洪武十五年(1382),清化巡司署设于此,称清化。1938年10月,乡政府由黄沙街逐迁移到这里,因位于清化巡司署此地街场前面,改清化名为“司前街”,故名。
据传说村南有条洸水河,该村位于洸水河北边,故取名北洸。
一因解放初建乡时希望有新的发展,故名;二取此地最初开设的商店之名,得名。
村内有温泉,水沸如汤,建有浴池,故名。
因驻地位于县城东部,有溧水东部屏障之说,故名。
因龙洞沟、六井沟两沟环绕此处再入大渡河时形成“葫芦状”而得名。
因境内有铺子卖杏子而得名有杏子铺,镇以铺子而得名。
村居南山之南,“山南为阳看,水北为阴”的地名命名原则,故称。
大坪俗称大坪洞,清《桂阳县志》称其“峒大地平”,汝城山区平地面积少。在汝城地名方言中,坪特指山间盆地。
热门文章
龙马镇
深州市
利周瑶族乡
锦南街道
坝塘镇
下桥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