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段村建于清朝,据查,当时有一张姓人家在此居住,他家有三块400弓长的地块,按其住所得位置分别取名东段、中段、西段,因其住宅位于东段而得名。

镇内有黄公林庙,即称其地为黄公林,后谐化为黄古林,简称古林。

因街道辖区内有红旗路,故名。

河流上游由多股小溪汇聚发洒,河水时断时续。

“水塔”指境内著名建筑物汉口水塔。“街道”指行政区划。

因大溶江流经得名。

巴什兰干,维吾尔语,意为上方的驿站。

寓意只要威念皇恩,倡导和谐,就不会发生抗粮事件。

因鸭绿江畔有两块巨石,远望形色酷似棕色板栗,一大一小立岸成双,当地人称大栗子、小栗子,大栗子地名由此而得。

镇驻地杨柳村,清朝年间,村中有五棵大杨树,两棵大柳树,更名杨柳庄,随后沿用杨柳村。

窝依莫克,哈萨克语,意为顶针。

据传燕国曾在此建凌云书院,燕太子丹曾在此读书,故村得名凌云册,因乡政府驻凌云册,故得名凌云册满族回族乡。

丰,作形容词有富饶意,双丰又有双丰收的寓意。

因地处公平镇之东部,故名。

藏语音译,意为“箭尽”。

因境内有宽阔水田可种稻谷,故称(米粮川)故名。

西汉元鼎六年(前111),汉武帝刘彻巡幸缑氏(今河南偃师)经此,闻官军平南越大捷之喜讯,遂将左邑桐乡县改名为闻喜县。《汉书·武帝纪》:武帝“将幸缑氏,至左邑桐乡,闻南越破,以为闻喜县”。

以闪板桥和石陂两村名之首字组成村名。驻地闪板桥矿石资源丰富而得名。

2166 2167 2168 2169 2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