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境内有挞谷坪,后改称打鼓坪。

文水故城北魏受阳县,隋文水县、唐武兴县的故址均在今旧城庄,因该村位于故城之南,曾名小城南。明代设置坊都,当辖小城南、武家寨等村统称为“南武都”,后演变为南武。

传清嘉庆六年(1801)有鲁姓3兄弟在此经商后成集市,取民谣“异乡之一和为本,以礼相待结义城”之意为名。

新成立的乡镇之意。

明朝于、赵两姓由山西洪洞县四槐树(也有称大槐树的)迁来建村,原名于寨子赵庄,后因于氏绝后,赵氏家族兴盛,故更名为赵寨子。

白箬:晒干后叶呈白色的箬竹;铺:旧时驿站名,白箬铺为历史老地名,镇以此地名命名。

晋代,此地有造纸作坊,名纸坊店。唐初,集市兴旺,又名纸店集,后简称纸店。

相传明末盗贼四起,新宝圩附近富户联合起来筑一城堡以防盗贼作乱,城堡取名白龙堡,后经商议最终更名“新堡”,1993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新堡镇改名新宝镇,据说有“新堡生新宝”之意。

因地处漠泥河、牤牛河河谷开阔地,岸边树木茂盛阴凉,故称背荫河。

丹堡镇,以其丹堡河流经镇内,而得名,因丹堡位于丹堡河下游而得名下丹堡。古称上游为上丹堡,合并后统称为丹堡镇。

以瑶沟酒厂“瑶沟”命名。瑶沟:集镇南侧有条窑湾沟,沟边之窑改酿酒后便有瑶(意为西王母瑶池,誉美酒之意)沟之称,得名瑶沟。

贡隆乡因修建在山包上,故得名,藏语意为“上方沟”。

原是一片沙堆荒地,且位于漳河北渡口(为当时交通要道),后修筑围寨成集市,故称沙口集。因镇政府驻地沙口集得名沙口集镇,集西村为自然村沙口集分出的行政村。

因江得名。因处资江发源地,故名

因此地有甘沟河、贯岔河、郭岔河、四沟河四条河相汇,故得名。

寓意富沃的田野,富庶的村庄。

“荆州区”指所在行政区域,“西城”指区荆州城西部,“街道”指范围、片区。

清朝,牌坊当地有一姓燕女子,丈夫早逝,该女子为其终生不嫁,她照顾公婆,为人善良,帮助邻里,在当地口碑好,她死后,村民为了纪念她,立一石牌坊,称为燕牌坊,后演变形成牌坊集,故取名“牌坊”。

206 207 208 209 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