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尔玛”意为“摆脱”。

为原桐溪、浦西两乡合并,各取一字形成,故名;桐溪古时溪边植有很多梧桐树,故名。浦西为桐浦河西侧,故名。

传官坊西街一带原称太平庄,清代,该街东侧设接官厅,为接待进城官员机构,俗称官房。另一说,传清末时,官方为赈灾,建部分民房供灾民居住,俗称官房庄,后谐音称官坊,20世纪初开始形成街道,称官坊街。

因潘河流经故名。

宋咸平元年(998)置开远堡,属镇戎军。至元十年(1273)皇子安西王分治秦、蜀,遂在开远堡地方设置行都开成府。

据传,宋辽交战时,穆桂英生下女儿之后,因带着孩子作战不方便,曾把小孩放在房寨,故名放儿寨,后演变为房儿寨,现简称房寨。因自然村“房寨”得名房寨镇,镇政府驻地房寨南村为“房寨”分出的行政村。

据传,义井初建村时,村民在村中打井一眼,共同使用,故名义井村。后来两村分治,南端称为南义井村,北端称北义井村。

因街道辖区由澄城镇上华镇部分地域合并而来,各取澄城镇与上华镇一字命名。故名。

因位于吉林市城区东部,故而得名。

因辖区内乐洞河穿境而过,行政区划时驻地乐洞村,故沿用此名称。

明代之时,因店铺较多,曾名社郎店。因靠近古黄河渡口,又改名社郎口。当地流传赵羽在此斩蛟,后以杜姓为首,为其建二郎庙,得名杜郎口。因镇政府驻地杜郎口村命名杜郎口镇。

境内曾有三根石柱,状如珠宝,堪称石珠院子,后谐音读为“石柱”而得名。

据旧崞县志记载“元岗如海外三山,闹泥为咽喉之界”。元岗指轩岗,闹泥指马圈。因地势、兵营驻扎而得名。

秦始皇二十六年宿迁当时为下相县管辖,一直持续到西汉王莽篡政,为宿迁设县名时间较长,故以下相命名。

分别取镇内最大两个村洪屋涡和梅沙名称的首字结合,定名为洪梅,故名。

因为县政府驻地,故名城厢。

因溪边生长柳树,得名柳溪,少数民族以苗族居多,故名柳溪苗族乡。

据传,义桥原名冯家寺,义桥大庙碑载:冯家寺系宋朝(960-1279)冯海老先生倡建,后改“观音堂”。明初(约1368-1435)北二华里处有赵王河阻碍交通,乡闾公议架桥,以便行人,取名义和桥,后演为义桥。

2064 2065 2066 2067 2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