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时,因从宁中分出设立新乡,得名“宁新”,故名。

因明末清初,古姓商贾在此设店经商较多,加之滨临淯江河,时称古家河,后世人多简称古河得名。

此地南北两端低落,小场处于垭口间。这垭口地形为分水岭。山溪随山坡南向流经古称天蒜坝,即今称天山坝,成季节性内流小溪,于天山坝下坝洗龙塘消为地下水;垭口小场北面下场口有出自泉井的溪流汇集,沿毛草坝、新机寨、方家寨等地汇入长溪河。该地形将两条河流进入乌江洪渡河与芙蓉江不同水系。实起分水岭作用。故名分水垭。

汛期过后,泥沙淤塞,年长日久,沤成沃土,故名沃江,近音演变为渥江。

蓝姓始居时,兴建屋庐,良田广丰,便称庐丰。

因鱼山坐落于境内,故名鱼山镇。

因其驻地曾有3个巨石矗立而得名。“独松”藏语意为“三个巨石”。

亮珠河流经于此,后称亮河。

因乡管辖县城周围而得名。

相传因明代在此建禹王庙,所需木材从镇以西约500米的石洞中取出,形成集市名木洞场。

新新街名取自《礼记 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街道因路得名。

清水河原名清水港。清康熙《真阳县志》“水港流清(注:今清水河),县南四十里,澄澈见底,游鱼历历可数”,为“真阳八景”之一,后改成清水河。源有三支:西支、粱庙沟、庞桥沟,皆源自境内,取清水河的“清”字和河水源头的“源”字,又因“清源”寓有清正廉洁之意,故名清源。

此地距江北嘴有五里路程,故而得名五里店,以驻地五里店得名。

明初,朱、王、孙三姓先后迁来建庄,因此处有一白云庵,村名遂命之为白云庵,后来简化为白庵,久而久之演变成为白岸。因政府驻地为白岸村,故得名为白岸乡。

境内有一名为金秋湖的水库,故名。

此地有一高高突起的巨大石岩,岩下有一大溶洞,曾因洞而建寺庙,讲禅修佛,又因世称专修禅定的佛教徒为禅家,故名禅家岩,后建镇于此,得名禅家岩镇。

村后石场遍布“碓臼”状穴,名石臼。

梨木街原是荒山,山口有一株大梨木树,清末始有人迁此建居开铺,渐成街圩,故名。

2062 2063 2064 2065 2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