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之兴盛安定之意。

清同治五年(1866)筑寨,名永保寨,又名盆窑寨。因该地居民多以烧窑制盆为业,习称盆窑,窑与尧谐音,谐音演变“尧”代“窑”,名为盆尧。

凤尾:傣语,“控围”取谐音称凤尾。“控围”,以河流的上游两岸狭窄,至此是空阔得名“控尾”

因处新桥水(水口河)与潭江汇合口,故名,俗称“单水口”。

因地处大渡河、青衣江、峨眉河会合处,故名“水口”,沿用至今。

约1916年由望岗、五边等七乡集资在禾田上兴建集市,当时禾苗生长茁壮,得名“嘉禾市”。街道名因“嘉禾市”而称,故名。

藏语,子意为“岩羊,耳意为“路”,人们用“岩羊经过的路”来形容陡峭狭窄的山路。

因沾化老县城驻地位于此,后来又迁移,成为老县城旧址而命名。

原名华潮人民公社,以古时吴淞江畔华潮庙而得名,1980年第一次全国地名普查时,因与上海县“华漕人民公社”方言同音,遂易名为华新人民公社,后改华新乡、华新镇。

明洪武年间称宁乡集,后一乔姓大家迁此,改村名为乔家集。清乾隆年间,刘氏宗族迁入乔家集,乔家逐渐衰败,乔家集也被村民称为大乔集或乔集。

“石门二路”系该乡级行政区内主要道路名称,以湖南省石门县县名加序数词组合命名。

“白莲河”,指河流名称;“乡”,指行政区域。

明末,朱、韩二姓建村,称朱韩庄。因地处正阳至汝南埠交通要道,过往客人常在此歇息,渐演变为过路店,后有八户村民以开油坊谋生,改称油坊店。

“叶榭”为境内集镇名称,原镇政府驻地。前174年,吴王刘濞在叶榭塘东滩设立盐仓,集盐运往江苏扬州,逐步形成了集镇的雏形。五代十国有叶姓、谢姓两家大户在这里居住经商,镇名因此得名为“叶谢”。明朝后期,著名书画家董其昌在位于叶榭的外婆家建了华丽的“叶家水榭”园林,之后叶谢的“谢”就改为亭台楼榭的“榭”。

因辖区位于县城以南,因此得名。

明代,李村称咸宁寨,碑刻上谓“明季赵氏避兵火之处也”。之后,咸宁寨出一名人,姓董名洪字李村,传说是吏部天官,咸宁寨以此为荣,遂以董天官字“里村”为名。后人受“里村”讹称为“李村”,转称“里村”为“李村”。

因以境内山峰浮山得名,故得名。

因宝塔山下水泉沟有一脉神泉位于村东而得名“东泉”。

203 204 205 206 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