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王朱翊鏐卒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葬于今凤泉区凤凰山下,民间称潞王坟。村因此得名。

楸树,又名紫树,中秋开花。楸树花为果实状,紫色,鲜艳夺目,俗称花楸。花楸秋天盛开,会意为花秋,借以命名镇名。

街道办事处驻地在孙家集村。

北宋时,洪姓于此建村,名洪庄。明初,山西洪洞县杨姓移民至此,遂改名洪庄杨。

原人民政府驻地位于中童村。

据县志记载:隋大业年间,淮河、汴河流域连遭大水,多数城池被水淹没。六年,隋炀帝乘舟顺汴河南下,一路只见马甫城安然无损,便说到:“五年水灾毁多城,唯有马甫是永城。”自此改称永城,意为“永远之城”。

红透山镇以红透山铜矿得名。红透,其一是:地下的铜矿藏把大山都红透了,其二是:红透专深,又红又专。

以驻地金镇的历史名称金锁镇命名。金锁:此处为南北往来之要冲,清同治元年(1862)官人陈临惠筑圩,并设重兵守之,取名公安镇,清同治五年(1866),清军在此镇压农民起义军得逞,改公安镇为金锁镇,又称金锁关。民国简称金镇。

明中期,陶姓由陶楼(今属湍河街道)迁此,称陶营。

因行政隶属于榆树市,黑林镇政府驻地在清初为禁垦围场,十八世纪开发属伯都讷厅,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属八区黑林子,三四十年代为黑林村,故而得名。

政府驻地为八井子村,过去量地,“六里六为一井”,排列为第八井。

“凌源”,大凌河的源头。民国《凌源县志》载:“以大凌河源出要路沟土金塔,谨援沁源、洮源之例,呈请转咨准改凌源县,此定名之理由也。”

市区临鸭绿江而建。“临”,即濒临。“江”即鸭绿东。“临江”,即濒临鸭绿江。

因境域有百春园小区而得名。

因位于老山南坡,故名。

郭城驿,是为纪念金末孤忠郭虾蟆而命名。据明代嘉清二十四年《郭城驿建元帝庙碑记》载:“郭城驿,创自正统初,为靖虏而设也。西北隅有古城,乃郭元帅所据之地,因以名焉。

房县含义一说源于五帝时期。房,最早是舜尧对尧子丹朱的封邑名,陵是丹朱对其子的封氏名。据《竹书纪年》载:“尧一百年,帝涉于陶,帝子丹朱避舜于房,舜让,弗克,朱遂封于房,为虞宾。”尧帝的儿子丹朱,不接受虞舜对部落联盟首领的谦让,不愿继承尧的职位,维护尧禅位于舜的主张。为回避舜的谦逊,从原封地丹水迁徒于此。尧封此地为“房”,奉为虞氏部落的上宾。这里的臣民以房为姓,是房姓的最早起源。又说,房县旧志释义为“四面皆高山巩固,巍然高峻,有如房室”故而为“房”。又“纵横千里,山林四塞,其固高陵,有如房室”,故而

此地两岸地势较高,中间原有木桥横跨金沙河,称高桥,故名。(《江西省铜鼓县地名志》1986版)。

1887 1888 1889 1890 1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