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政府所在地有一山似虎盘状,瑶族人在此繁衍生息世代相传,故而得名。

因办事处位于东大街得名东街街道。因驻地在古城内且包含整个古城辖区得名古城街道。

原乡驻地在叶村 ,叶村因叶姓人建村得名。

因街道驻地靠近翠微峰景区而得名。

此地原为彝语“尼莫沽”,“尼”意为牛,“莫”意为河,“沽”意为水塘,意为河边有水塘放牛之地,后村子发展形成大尼莫沽村、小尼莫沽村,并演变为大、小莫古,镇以村名,故名。

因博山镇是由原博山区南博山镇和北博山镇合并建镇,因辰巳山(又名博山)而得名。因镇政府驻地在此,故名为博山镇。

西汉“昌邑王”刘贺废黜后在此修筑游塘城,故名。

“察拉”意为“盐山谷口”。

安塞,取“安定边塞”之意。

原来大面积种植核桃,因核桃园村种植量最大而得名。镇政府驻地位于核桃园村,故名。

因有中心沟和蒲沟(油河古称)与宋汤河交汇于此,故名。

原叫三全镇,唐朝时改为三家店。明洪武年间,高氏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建村高集。因政府驻于此而得名。

春秋时村庄建于古睢水(俗称堤河)土堤之南,堌为挡水之堤,故名阳堌。

东胜乡的前身是原洮东乡和永胜乡合并,取洮东乡的“东”、永胜乡的“胜”成立东胜乡,故而得名。

从地理实体名称“西门”移借而得名。

因其地理位置而命名。1954年前东关隶属绍兴县,地处绍兴城之东,早年设东关驿,建政后沿用。划入上虞县后,东关之名不变。

因清朝初年有逃灾荒的人流落在此繁衍生息,座落在北山脚下向阳,故名“北家湾”,后衍化为“白家湾”村。

因境内妙高楼得名。县志载:旧有院曰耀池院,有楼曰妙高。置乡镇时以此楼得名。

1870 1871 1872 1873 1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