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安塞区

拼音

Ānsài Qū

类别

县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陕西省

所在城市

延安市

所在区县

安塞区

名称含义

安塞,取“安定边塞”之意。

名称起源

宋代置安塞堡。元代改安塞县。2016年,改设安塞区。

名称历史

春秋时期属晋国。战国时期先属魏,后归秦。秦、汉为上郡高奴县地。魏晋为匈奴占据。北魏太平真君十年(449),于境内置广洛县,隋仁寿元年(601),改广洛县为金明县。北宋熙宁五年(1072),废金明县,疆域并入肤施县,割西南部为敷政县。宋时与西夏在长城一带对峙,为安定边塞遂在秦长城下筑安塞堡,后在金明故城设安塞堡,属绥德军。蒙古宪宗二年(1252),撤堡设立安塞县。至元五年(1268),省敷政县入安塞县,属延安路。明洪武二年(1369),改延安路为延安府,安塞县属之。清,安塞县仍属延安府。1913年,属榆林道。1928年,归陕西省直辖。1937年9月,属陕甘宁边区。1942年11月,属延安分区。1949年5月,直属陕北行政区。1950年5月,属延安分区,10月,属延安专区。1958年12月,撤销安塞县。1961年9月,复设安塞县,属延安专区。2016年6月,撤销安塞县,改设为延安市安塞区。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