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丰”两个字是取新城马坡组团东丰乐、西丰乐两个含“丰”字村庄,同时也取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双丰收之意。故名双丰。
镇驻地社区内建有水口电站,以此命名。
因该街道有一个红云村而得名。
因境内青草坡矗立如峰,后人取名为“青峰”。
据查,原村东白马寺中有碑文记载:唐初修庙建村,白马寺为唐初名将尉迟敬德监修。因村人忠诚于国家,唐太宗曾下旨免征该村捐税,故得村名“齐恕庄”。后至清道光年间(1821-1850),白马寺中有七棵柏树长得郁郁葱葱,十分壮观,遂更名为七树庄。
泥高地名,暂无文献记载资料,据当地较高龄者述说,此地历史上曾有黎姓人家居住,后来不知怎样消失,地名缘何而名,暂时无考。此属黔北大娄山余脉,高原台地地形,土层厚实肥沃,邻近小地名有川东坝、卢家坝、商家坝等好几个坝子的名称,后以“泥高坝”之名设一个乡场,设立区划建制后以泥高命名。
小勐统系傣语音译地名,“勐”意为地方,“统”意为通道,勐统意为四通八达之地,冠以“小”字与昌宁大勐统相区别而称小勐统。
因该地土地多沙、地势平坦,且是垫江与梁山重要关口,遂建店修栈,取名“沙坪关场”。
以主岛大洋山岛得名。岛因旧时多羊得名。清雍正《崇明县志》:“山多羊,故名羊山,亦名洋山。舟行泊此,粮尽则祷神借羊。神许,羊辄自至,否则虽多方掩捕不可得。借后必还,故羊日蕃盛。”
因境内富含地下卤水和食盐闻名而得名,镇袭其名。
“措迈”意为“下方的村庄”。
原名沫东场,清乾隆时水毁迁今址重建,以太平寺为名。
“优干宁”蒙藏混合语,"优干"蒙古语,意为有茶马古道商人往来居住,又意为羯羊,"宁"是藏语,意为阳面,故得名。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四十二团为兵团农牧团场统编番号。团部驻地龙口镇,原四十二团老二连、三连所在地,因附近有类似龙形沙丘横卧沙地,称为“龙口沙漠”。
青年公园曾是辖区内重要标志性建筑物,故名青年公园街道。青年公园原为中国军队辛庄兵营的阅兵场。1928年5月被日本人强辟为日侨专用公园。1934年日本人在公园内修建纪念为济南惨案时丧命的157名军人的忠魂碑。抗战胜利后,济南民众将其废除,建成中国抗战阵亡将士纪念塔(解放后拆除),公园改名胜利公园。1948年更名为青年公园。1998年,青年公园更名为槐荫广场。
在清中至民国末年间,曾是黔北佛教发祥地之一,回龙街上原有一座古庙,相传叫“天王庙”,其大雄宝殿的正殿大厅外有8根直径60厘米粗的木柱,每根柱上都精细地刻有一条活灵活现的龙。传说一日,僧人们正在打扫庭院,突然乌云密布,狂风四起,其中两条龙离柱下地欲走,僧人们见状急忙用扫帚奋力将龙追赶回龙柱上,并用大铁钉固定于柱。之后,“天王寺”改为“回龙寺”。根据群山巨龙欲飞欲回的自然景观和雕龙离柱又回的美妙传说,后来,“回龙寺”便远近闻名,并作为地名相传下来,故名。
山寨地处古时关中通往萧关的要道上,宋代为防御外族侵略,曾设置过一个军事行政单位,名为“寨”,由因在关山脚下,故名山寨。
庆安之名源于境内北部庆安集,清朝光绪年间因当时重建家园,新居落成后,家家户户放鞭炮,以示热烈庆祝从此有了安居之家。即“庆贺安宁”之意,故名。
热门文章
壶口镇
车桥镇
喀拉苏乡
布伦口乡
临江镇
璜泾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