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因治所位于源自现二郎庙镇的一条小河汇入潼江的入江口处,故名“河口”。

明代前,有百姓在村东沙滩上开店,故名白滩店,后因店房倒塌,行人称此为白塌店,后演变为白塔。因镇政府驻地在此,故名为白塔镇。

东风路过境,故名。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聚民日增,村落规模初具,因濒浔溪(今东、西市河)得名。南宋浔溪之南商贾云集,屋宇林立,遂称南林。南宋淳祐十二年(1252),建镇,取南林、浔溪两名之首字,称南浔。

村内一座庙宇的名称。

一、满语蝌蚪,二、双龙山和凤凰山口设立的卡口。

该镇建于明代嘉靖、隆庆年间(利民堡城上玉皇庙碑记),相传原建筑之地在山王庄与六家河两村接壤处,今留有残迹可见。因筑城期间,突然一夜失掉旗帜,后建在现今座落处,当时驻军称利民营,清代后期撤去驻军,居民逐渐增多,民国初年改为利民堡。

取天台山的“天”,龙眼山的“龙”二字为镇的名字。

“青竹”泛指竹科,禾本科多年生木质化植物。“湖”泛指湖泊。

南台子,自然村名,指乡政府驻地。“南”方位词,指半支箭川赤峰通往围场的大道南侧,“台子”指高出地面,顶部平坦的地形,南台子意为坐落于半支箭川赤峰通往围场的大道南侧台地上的村落。

因辖区有星海湖而得名 。

因位于桃山区东部。

潭内有蛟龙的意思。

取聚居地“风云寨”处独峰之上,三面悬崖,遂称“峰岩”之意,故名。

明初院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居住,取名院家堡,简称院堡。因镇政府驻地院堡东村,得名院堡镇。

佛祖岭源于该辖区内的佛祖岭村。“街道”:中国行政区划之一,属于乡级行政区。

元山子乡,元山子本意为村落形成时有三座小山成圆形,故而得名:元山子,乡政府所在地在元山子,故得名。

因农历每旬逢五赶集,故而得名。

1819 1820 1821 1822 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