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富是壮语“拉布”演变而来,壮语 Lajmboq,“拉laj”指下面,“布mhoq”指泉。因罗富街下方有口泉水,故此得名。
六:数量六的意思,寨:村庄的意思。传说六寨街始建于清嘉庆年间(1796 ~ 1820),因周围有六个寨子故此而得名。
传说里湖街曾有三股终年常流的泉水,而今只在大雨之后才有水涌出,人们认为此处地里有暗湖,故此得名“里湖”。
大厂在明朝时为盛产银锡的丹池矿区,因当时南丹州新洲厂、河池州高峰厂、那地州中坑厂集于一地,连成一大片,故得名大厂。
“城关”是我国古代对县政府所在地的通称,即“县治”之意。
车:指通车的意思;河:指河水之意。车河原称“野猪林”,1929年丹池公路动工,在刁江河上架起了公路桥,通车过河,故此改名称“车河”。
河池街一带为岩溶地貌,澜江(旱河)自西向东绕过其南部流入消水岩(洞),春夏雨季时河水泛滥,秋冬时河水断流而形成许多潭(当地称“池”),当地有“大雨成河,小雨成池”之民谣,故名。“河”指河流,“池”指池塘。
因原金城街(今老街社区)而得名。传宋代有金、陈两大商贾来驻地经商,后以金陈命名驻地。因“陈”与“城”近音,得名“金城”。金城依山傍水,古时,水陆商运频繁,南丹、河池、思恩(今环江县)诸县地下矿产开掘,悉经此地远销外埠。随着商务日益发达,其地形成圩集,即称“金城街”(今老街社区)。又因驻地处于江边,故名“金城江”。
此地昔为交通要道,原为逢五赶集的圩场。
传汉朝韩信后代韩天贡南迁至此定居,其后代分居12村,逢农历每月初六、十六、二十六日集会纪念祖宗,后集会地逐渐成圩,得名“六圩”。
相传明朝年间,该地原有12个自然村,每村不足10户。当朝建立保甲制度,以10户以上为一甲,于是把相邻合为一甲,共组成六个甲,故名“六甲”。后来六个甲处地逐成圩集,故称“六甲街”,
据记载,九圩街始建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位于岜九山脚下,逢农历每月初四、初九在此赶集,故称“九圩”。
传宋代有金、陈两大商贾来此(今老街社区)经商,后以金、陈命名该地,因“陈”与“城”近音,得名“金城”;又因驻地处于江边,故名“金城江”。
河池属岩溶地貌,澜江(旱江)自西向东绕过南部,流入收水岩。有民谚:“河池是个州,可是河水不长流……”。秋冬因河水断流,形成许多深潭(当地称池),春夏雨季,旱河泛滥,故又有“大雨成河,小雨成池”之民谣,河池因此得名。
东江街因街居大环江河西岸,河处街东,故名。
侧岭街为当地集市圩场,街因侧岭山得名。此山为驻地最高山,其一侧向平地和村庄倾斜,一侧紧连大山,故得名侧岭山。因街处山附近,故名。
保平,壮语Bobingz,“保bo”指山坡,“平bingz”指平坦。因保平街原址在山坡顶平坦处,故名。
传古时此地荒无人烟,是地质干旱的不毛之地,清乾隆三年(1738)福建、湖南、广东等地的人到此地,在这块空白的土地上开垦定居,“白土”因此得名。又传此地缺水,土地曾因干旱而被暴晒成白色,故名。
热门文章
把荷乡
凭祥市
凭祥镇
夏石镇
龙茗镇
上映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