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镇内有桥,名为杨汛桥,故名杨汛桥镇。

表现了该街道的地理特征。

因毗邻牡丹江江畔。

“临汾路”为辖区内的东西向主要道路名称,该路以山西省地名命名。

相传该村原是药村种地的庄子,后发展成村,故起名为庄子。

“温更”系蒙古语,意为“神圣”。因镇驻地有温更山,镇名从山名。

碛者,黄河中河槽狭窄、陡立、内含大量峥嵘巨石的地方,碛口因位于二碛之岸边,而得名碛口镇。

因镇关山村北部有一龙潭瀑布,称此瀑布为龙潭硿,溪流贯穿腹地称龙潭溪,取“龙潭溪”中龙潭二字为镇名,故名。

播州之名始于唐贞观十三年(639),时更朗州为播州,具体含义已无从考证。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播州改土归流,置遵义府、遵义县,播州之名废。2016年,遵义县撤县设区时,市、县同名,为延续播州之名,遂以此为区名。

中和为“综合”之谐音。

自秦汉时代以来,由于地势低洼,春旱秋涝,水深泽广,故得名深泽。

位于西峰山旁。

因源于宏伟二字象征人民公社前景广大,故而得名宏伟乡。

“容城”指周朝时县境内的“古容城国”,“镇”指行政区划名称。

寓意人民对生活永远幸福安定的美好期盼,故而得名。

“曹”为古代分科办事的官署,古代州郡所置的属官也称曹。一说此地为古代一李姓曹长得驻地,又一说为李、曹二姓人家始居而得名,而今李姓只一二户,曹姓根本没有了。

唐元和九年(814)吴元济叛唐,焚毁县城,治所迁此筑城以拒唐兵,故名“吴城”。唐元和十三年(818)至金初,为舞阳县治。后称吴城镇。据《金史·地理志》记载:舞阳县辖有吴城、北舞二镇。清代,又曾名吴城店。据清顺治《舞阳县志·镇店》记载:吴城店,在城东三十里,有店有集。清咸丰十年(1860)曾为防乱筑寨,有东、西、南、北四门,名曰“吴城寨”。寨已废,部分寨基壕沟尚存。按其成因和发展为自然镇,因镇政府驻”吴城(自然镇)”得名至今。

此地位于秀荣古城之东,故名东村。

1601 1602 1603 1604 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