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乜”是壮语“Loegmaet”的音译用字,“六loeg”指山谷,“乜maet”指淹没。

“王”原作“黄”,指黄泥,“保”指保水即常年有水。

两个池塘连成的水库。

“榃军”是壮语“Daemzguen”的音译用字,“榃daemz”指池塘,“军guen”指观音菩萨,“菩萨山”因以前修过一座山庙供有观音菩萨而得名。

“伏”是壮语“fuz”的音译用字,指那边,“良”原作“梁”指梁姓,“象岗”指形似大象的山岗。

“大良”指大良村,“下”指下面,“曲”是壮语“goek”的音译用字,指树的根部。

“廖”指廖平圩,“田”指水田,“塘”指池塘。

“凤凰”指形似凤凰的山岭。

“公托”是壮语“Gungdoiz”的音译用字,“公gung”指拱,意即弯曲,“托doiz”指末尾。

“齐、寨”均是壮语“Caez”的音译用字,指用于捕鱼的竹编鱼笼,“塘”指池塘。

“榃西”是壮语“Daemzsaw”的音译用字,“榃daemz”指池塘,“西saw”指水很清。

“三六”指三六岭,因有三条短小的山谷而得名,“三”指三条,“六”是壮语“loeg”的音译用字,指山谷。

葫芦形状的水库。

“北”指北面,“滩”指小河滩。

“二师”指二师岭,因有两块大石分南北两个方向相对而坐,像两只对峙的狮子而得名,“二”指两个,“师”同“狮”指狮子。

“东”指东面,“塘”指池塘。

“立”是壮语“laez”的音译用字,指长,“身”指身体。

“叶山”因村民常到此山砍竹子回家编织用具而得名,“叶”是壮语“yoep”的音译用字,指编织竹具,“山”指山岭。

640 641 642 643 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