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孝里街道井峪村。泉池石砌长方形,长1.9米,宽0.9米。泉水出露形态为渗流,为村民饮用水源。

位于张夏街道井字坡村北。泉池石砌方形,池口边长0.6米,池深4.5米。是村民饮用水源。

位于张夏街道井字村。泉池水泥修筑,长方形,长3.9米,宽3.2米,深2.3米。为村民饮用水源。

位于彩石街道井子峪村。为两眼石砌圆井,口径分别为0.53米、0.66米,久旱不涸。遇大旱,附近村庄的村民皆至此汲水。水盛时溢出,穿石绕峪,涓涓流淌,流入狼猫山水库。

位于章丘区曹范街道井泉村西南。类型为冷泉。年均水温2摄氏度。现已保护性覆盖。附近有济南长途汽车东站-章丘汽车站(济章城际公交)停靠点。管理单位为井泉村民委员会。

位于章丘区曹范街道井泉村西南。类型为冷泉。年均水温2摄氏度。现已保护性覆盖。附近有济南长途汽车东站-章丘汽车站(济章城际公交)停靠点。管理单位为井泉村民委员会。

位于章丘区曹范街道井泉村西南。类型为冷泉。年均水温2摄氏度。附近有济南长途汽车东站-章丘汽车站(济章城际公交)停靠点。管理单位为井泉村民委员会。

位于章丘区文祖街道东田广村北。类型为冷泉。水自山崖石缝中流出,注入洞池,常年有水。为农田灌溉水源。泉池西侧现存有石刻一方。济南长途汽车东站-章丘汽车站(济章城际公交)。

位于章丘区曹范街道井泉村西南。类型为冷泉,年均水温2摄氏度。泉南20米有七圣堂。堂前曾存清乾隆、同治年间的《重修七圣堂记》等石碑。附近有济南长途汽车东站-章丘汽车站(济章城际公交)站牌。

位于章丘区文祖街道三德范村北东街道。类型为冷泉,年均水温5摄氏度。泉旁有玄帝阁,泉池井形。2011年8月泉水普查时,井口已被掩埋。济南长途汽车东站-章丘汽车站(济章城际公交)。

井泉位于五龙潭西北50米处,武中奇书法篆刻展览馆旁,圆形石砌。井泉的状态为渗流,泉池直径为0.26,深为1.3米。常年有水,流入西护城河。泉水的类型为冷泉。泉水利用状态为景观用水。所在的行政区域为制锦市街道。附近的公交车有5路、K59路、K91路、101路、104路、11路、41路、K54路、66路、K109路。

位于章丘区普集街道井泉村东。西距龙泉三四百米。类型为冷泉,年均水温4摄氏度。最高水位90毫米,最低水位90毫米。原为石甃长方形井泉,60年代扩建为方形泉池,泉湮于池中。村民又按原样在水池东北岸砌一边长11米的方形泉池,常年不涸,为村民饮用水源。盛水时,池水外溢,沿山峪漫流。济南长途汽车东站-章丘汽车站(济章城际公交)。

晴明泉是济南七十二泉之一,五龙潭泉群位于济南市泺源桥以北,护城河西侧,是济南老城区四大泉群之一。泉水形态为渗流。泉水类型为冷泉。长方形石砌。长4.1米,宽4米,泉深1.38米。常年有水流入西护城河。利用状况为景观用水。附近公交有5路、K59路、K91路、101路、104路、41路、K54路、66路、K109路。所在的行政区域为制锦市街道。

位于兴隆街道钅广村,佛峪钓鱼台东,为林汲泉的下池。泉池石砌长方形,长4.3米,宽1.1米。出露形态为线状水流,常年不竭,积水成池,为饮用水源。

位于章丘区曹范街道瓦口岭村西南,在柳泉西约150米处的河床北沿。类型为冷泉,年均水温2摄氏度。泉水自岩石缝隙涌出,汇入泉前小溪,常年不竭。附近有济南长途汽车东站-章丘汽车站(济章城际公交)站牌。

位于平阴县玫瑰镇翠屏山宝峰寺内,以泉水形态命名。“可供千人饮,不溢不涸”,故名。泉池结构形状为自然形态,渗流,季节性泉。主要用途为景观。在有本泉西侧上方约5米处的石岩上,勒有“浸润泉”三个大字,字下即为浸润泉。清光绪《平阴县志》有载,称浸润泉“可供千人饮,不溢不涸”。今枯水季节时有干涸;盛水季节,泉水从岩缝中渗流而出,滋花润木。岩缝西旁有凿于唐天宝十一年(752年)的石佛龛两个,内有造像12尊,甚为精美。

位于趵突泉公园内,老金线泉东20米,趵突泉东北,皇华泉、柳絮泉东南侧。此泉名原用在老金线泉。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诗》、清《七十二泉记》均收录。据《齐乘》引金《名泉碑》云:“金线:趵突东”。因水面有一条游移飘动的水线波纹,映日凝望,宛如一条金光闪闪的金线浮于水面,故而得名。泉池呈长方形,石砌,东西2.68米,南北1.65米,深0.66米,汇入西护城河。该泉是著名的奇泉。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载:“石甃方池,广袤丈余,泉乱发其下,东注城壕中,澄澈见底。池心南北有金线一道,隐起水面,以油滴一隅,则

位于龙洞佛峪北首东侧山坡,常年不竭,积水成池。泉池呈长方形,石砌,长3.4米,宽2.1米,泉水出露形态为涌状。泉池以水泥板封盖,泉水由池壁溢水管流出,泄入河。泉旁岩石书“金龙泉”三字。

648 649 650 651 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