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脂泉在济南市历城区仲宫街道西董家庄西。海拔114米。是仲宫街道位置最低的泉池,呈井形,村民常年饮用,水质甘甜。

位于章丘区官庄街道石匣村东轿顶山之阳的兴隆寺。类型为冷泉,年均水温3摄氏度。最高水位150毫米,最低水位64毫米。泉前一松,高数丈,形若伞盖,夭矫苍翠,甚为壮观。相传奇松颇灵异,后人遂环松建寺,名曰兴隆,当地俗称东寺。据寺前清乾隆八年碑记云,该寺不知建于何年,到乾隆已数次重修。寺内碑碣林立,多为清刻。寺院为四合院落,南为山门,东、西两厢,北为正殿,香火极盛。依山傍泉,增加了寺庙的神韵。泉、松、寺合一,大长了泉水的灵秀。附近有济南长途汽车东站-章丘汽车站(济章城际公交)路线。

毛铺泉因位于平阴县城东的安城镇东毛铺村东北而得名。冷泉。水质清冽甘甜,久旱不涸,俗称“大海眼”、“小海眼”。此泉水为汇河源头之一。现该泉一般夏季涌出,“大海眼”能喷涌一月,“小海眼”喷涌数月。今泉池石砌长方形,泉水出露形态为渗流,久旱不涸,水势颇佳,汛期喷涌,年喷涌量约15万立方米,为农田灌溉水源。

毛峪泉位于平阴县孔村镇毛峪村西北,以村庄命名。俗称”天水井“。泉池园井形,石砌。泉水出露形态为渗流,常年不枯,水质清冽甘美,为村民饮用水源。天长日久,汲水绳索将井口勒出深达2至7厘米的道道槽沟。渗流,常年不竭,积水成井主要为饮用水源。

位于章丘区百脉泉公园内,为钻孔喷泉。1979年钻,共5孔,孔深250米,直径各0.5米,呈梅花状排列。泉水自5钻孔中喷涌而出,似一朵盛开的梅花,故名梅花泉。泉水出自奥陶纪石灰岩裂隙,涌量为0.5立方米/秒。盛水期喷涌高达数尺,鼎沸浪激,水汽蒸腾。泉水汇入长52米、宽50米、深1米石砌长方池塘。然后从溢水口流出,过锦江桥入绣江河。泉旁“李清照故居”始建于1995年8月,初名“清照园”,1997年5月落成对外开放。2007年清照词园建成后,改称“李清照故居”,总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整个建筑为一组

位于双泉镇满井峪村西南。泉池系天然石井,井口长1.17米,宽0.78米。水常溢出井口,故名。泉水出露形态为涌状。雨季,泉水自井口喷出,形似水柱,漫井而出,沿石渠汇入宾谷河。

位于趵突泉公园内,趵突泉北,三圣殿西南隅。因四季涌泉,盈溢井口而得名。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诗》收录,2004年被公示为济南新七十二名泉之一。明《历乘》载,此泉曾于明末淤塞。1954年被覆盖,1979年遭填埋,1997年重新修复。满井泉之泉水出露形态为渗流。泉池呈六边井形,石甃井壁,直径2.26米,深1.40米。常年有水,注入西护城河。池周饰雕石栏杆,南侧栏板刻“满井泉”三字,为济南当代书法家梁修题写。在满井泉南北两侧,有三座宫殿式建筑:“娥英祠”“泺源堂”“吕祖庙”。三建筑之间,立有明清以

位于章丘区文祖街道三槐树村北河东侧崖下。类型为冷泉。雨后开泉,属季节性泉,丰水年常年涌水。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泉北建拦河坝,蓄水成库。附近有济南长途汽车东站-章丘汽车站(济章城际公交)停靠点。

位于双泉镇马山北马尾洞。泉池不规则形,自然土石池岸。泉水出露形态为渗流,属季节性泉,2011年8月普查时已断流。

位于双泉镇马山西南。泉池不规则,石砌。泉水出露形态为渗流,常年不竭,为农田灌溉水源。

位于黑虎泉东,环城公园东南角南岸,2004年被公示为济南新七十二名泉之一。水自池底涌起串串水泡,泉因水泡犹如玛瑙而得名。清乾隆年间,管世铭在《城南诸泉记》中记道:“玛瑙泉又在黑虎泉东,清澈与珍珠无异,深广过之,匀圆涣散之态差不及。有草着泉底,冬夏浅碧可爱。”这是有关该泉的最早记载。1928年出版的《历城县乡土调查录》称其“在县城外东南,三皇庙下崖,桥西南”。玛瑙泉之泉水出露形态为串珠状上涌,泉池长方形,长3.7米,宽3.2米,深2.2米,以块石砌岸。泉水从池上部7个分孔溢出,由东、北、西三面落入

位于章丘区官庄街道矿井村内。类型为冷泉,年均水温4摄氏度。最高水位160毫米,最低水位80毫米。泉池长方形,水泥修筑,水质清纯,常年不竭。济南长途汽车东站-章丘汽车站(济章城际公交)。

位于章丘区官庄街道栗家峪村东南。类型为冷泉,年均水温3摄氏度。最高水位90毫米,最低水位70毫米,日出水量120毫米。泉池由自然土石围成,最长1.1米,宽0.7米。泉常年不竭,为农耕水源。附近有济南长途汽车东站-章丘汽车站(济章城际公交)停靠点。

位于双泉镇马山庙南。由相距不远的两个季节性泉组成。泉池不规则,石砌,泉水出露形态均为渗流,为村民饮用水源。

马跑泉位于平阴县孝直镇西的马跑泉村南侧,赤沟山北崖。泉水自岩洞石缝中渗出,汇入边长约三米,深约二米的石砌方池中,尔后从池中溢出,流入小溪中,最后向东流入东山水库。此泉雨水多时,水如瀑布,喷射而出,数里可闻涌流之声;干旱年份,水量变小,泉流如线,但从不干涸,且泉水没有水垢,所以附近村民经常到这里接水吃。过往的行人渴了,也可以随时从水口饮水解渴,甘甜清凉,沁人心脾,爽快至极。渗流,常年不竭,汲水可用。据说东汉开国皇帝刘秀从河北征战,挥师南下,准备到南阳聚集。当骑马途经此处时,已是人困马乏,干渴难忍,

马家沟子泉位于历城区柳埠街道马家沟子村。泉分三泉,即“东泉,中泉,西泉”。三泉均为石砌井形,半径分别为0.9米,1.3米,0.8米。泉深分别为1.7米,0.8米,1.3米。泉水清澈见底,久旱不涸,现井口已建有泵站,用于抽水灌溉。该泉为冷泉,年均水温13摄氏度。

位于章丘区文祖街道东田广村东。类型为冷泉,年均水温3摄氏度。最高水位60毫米,最低水位60毫米。马家洞处于绝壁,洞口在林荫中若隐若现,时有泉水涌出,别有一番情趣,属季节性泉,2011年8月泉水普查时断流。附近有济南长途汽车东站-章丘汽车站(济章城际公交)经过。

位于趵突泉公园内,西临李清照纪念堂,东侧为假山。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诗》、清《七十二泉记》均收录。2004年被公示为济南新七十二名泉之一。据元至元五年(1339)《齐乘》引金《名泉碑》载“马跑:洗钵西南。”民国十三年(1924)《续修历城县志·建置考二》载:“关公祠,《朱照关公祠诗并序》:公讳胜,曾为济南将,官值伪齐刘豫降金,叛据济南,公不从,因战斗死,乘马怒哮爬地出泉,遂有马跑之名。”乡人感其节义,并在泉北岸筑起关王庙,元明之后,庙宇塌废,后人重修时将“关胜”误作“关圣”,塑关羽像,并配

641 642 643 644 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