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高原,雪水融化形成一大片水域,如同大海,枯水季节,一片干涸。

汗泥,指该区多泥,土质适合制造青砖和青瓦。

因塘边原有梅姓人士居住,而得名。

“乌达哇措”系蒙藏混合语,“乌”为树林,“达哇”为山坡平台,"措"藏语意为湖泊、天池,故得名。

含义待考。

有泡子形状似猪肚之意。

春夏之际湖边水草丰美,常有鹿群出没、戏耍,故得名。

“后”为方位,“湖”为湖泊。

因周边居住多户赵姓人家而得名。

“恰弄玛错”意为“冰冻的湖泊”。

“鸭儿”指湖中的鸭儿洲。

系蒙古语,“巴润”意为“西”,“浩希玛嘎”意为“双”,“淖尔”意为“湖泊”,故得名。

原名“娜儿漾”,当地称女孩为“囡儿”,改称“囡儿漾”。

意即位于武圳。

“莫琼错顶”意为“紫色的小深湖”。

含义待考。

湖名渊源有二说:一说是汉代周举乘白马,游而不出,时人以为地仙,故用“白马”名湖;一说湖形似马,湖水白光淼淼,后人据湖形和湖色取名白马湖。曾名石姥湖。据《嘉泰会稽志》卷十载:“白马湖,在(萧山)县西一十四里,周二十五里,溉田百余顷,一名石姥湖。”石姥湖得名和祠相关,见康熙《萧山县志》卷五:萧山县白马湖,“旧有石姥祠。又名石姥湖。”湖边的石姥祠,祭祀唐长庆年间(821—824)筑堤献身的英雄石瑰。白马湖旧名排马湖,相传春秋末叶,吴王于此排马布阵,进攻被围困于傅家峙山顶的越军,未得逞,排马之名,取于此

阿克亚库勒,维吾尔语,意为荒地上的湖。

662 663 664 665 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