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后汉书·独行列传》记载,邑人张邵与山东金乡人范式结为生死之交,义感乡邻,后人以范式家乡金乡之名,称张邵故里为金乡镇。明代始设递铺,村名金乡铺,简称金铺。

“努古斯台”系蒙古语,意为“有鸭子或鸭子多”。

因境内原有村庄位于两条小沙河汇合处的三角洲上,盛产黄沙,民国初年形成集镇,得名沙河集。

艾、海两姓建村,艾姓居多,得名艾家庄。简称艾庄。 又因为回族聚居地,故名。

芙蓉为花名,寓意高尚纯洁。

相传,早年该地曾名“猪毛店”,明宣宗亲征鸟梁海路过该地,宣宗手捋着胡须问谋士到了什么地方,谋士见宣宗手捋胡须便灵机一动说“龙须门”,形成村落后,人们便以此传,取名龙须门。因镇政府驻地龙须门,故得名龙须门镇。

明朝政府实行军屯制,之后随着防御工事长城及守边附属设施堡、墩的建设,大量兵士云集,形成村落。

此处为宋辽战场,双方在一次战争中伤亡惨重,人称寒碜的一战,在此建村后,人称寒碜村。此名流传后世,村民总感不美,所以称为韩村。因镇政府驻地韩村,故得名韩村镇。

李姓始居于此,形成村落,故名。

李姓从泗庄迁此开店称泗庄店,后简称“泗店”。镇以村名。

指村中有一天然泉水——敖泉。

因境内文复乡和复兴乡合并时各取两乡一字而得名。

全称曾周马场。“曾周”系曾竹之音转,因以“午”日赶场,故名,后遂简称“马场”。

“恩和”蒙古语“太平”之意,故得名。

因地处府城镇西部而得名。

清嘉靖年间称白水,后因集镇南河坝圆石较多,形似柿子,故名。

元至大三年(1311)王姓迁此建村,后有集市,故名王集。

长田地名由来,传说有二。一是因(现今)长江村新田陂有一块约15亩的田坵,长达300多米,俗称“百箩坵”,“三日犁田不转角”,由于长形田块的壮观,故名“长田”。二是指多处地方都有长形田块。隔背有坵绕山脚而转的田块长360米;石磜有长达260米的田块;石角又有一块田,田头的人向田尾的人叫喊,田尾的人听不到,可见田块之长。

96 97 98 99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