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以原桂库、山垟2小乡名首字组名。

“鄂尔栋”系蒙古语,意为“富贵吉祥的宝地”。

相传18世纪20年代蒙古族和硕特部从新疆来青海时最先进来的是骑着铁青马的12名勇士,故将该地命名为 柯柯贝子旗,“柯柯”由此而来。 “柯柯”系蒙古语,意为“青蓝色”。

因南北朝时村北有一寺院妙轮寺而得名。民间有“先有寺头,后有潞州”的说法

“黄”指江水四季皆为黄色,“桥”特指当地江上的古木桥,地因此而得名。

因建设单位燕山石油化工公司将建设性质定位为首都卫星城而得名。

“太和”,取太平、祥和之意。

自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赵佗为首任龙川令在佗城设县治,此后的2200多年里佗城一直叫“龙川城”;1941年9月,人们为纪念赵佗筑城辟地建县治,将“龙川城”改名为“佗城”。

因建寨于小山包上,形似台墩。

传明代以前,此处盛产姜,且有店铺,故名姜园店。清末至民国演称姜元店,建国后简称姜店。因乡政府驻姜店而得名。

因走马场驻地地貌形似奔驰的骏马,故名。

齐桓公北伐山戎到此,因缮修皮革而筑焉,章武有北皮亭,故称此地南皮。《水经注·淇水》:“清河又东北径南皮县故城西。”《十三州志》曰:“章武有北皮亭,故此曰南皮也。”

以界内尖山村得名。

镇政府驻大曹村而得名。明朝,曹氏祖由山西洪桐迁来,以姓取名“大曹”。

因苏埠原名“苏家渡”,据传明朝前后,该镇的张老坎有一渡口,苏姓人家在此摆渡,故得名苏家渡,后形成水陆码头,来往客商居多,渐成商埠,并闻名于皖西地区乃至更远,逐渐被人们改称为“苏家埠”,简称“苏埠”。

镇政府驻地太平村。故名。

昔夏曾山上有宝仙观、云仙庙,香客日多,遂城圩集,以山得名为夏曾圩。清初时期在此设驿站邮铺,始称“夏曾铺”,后音讹为“夏层铺”。

坪石实指北向4千米处的老坪石,即平石,因回龙庙后山有纵横6米长宽余的平坦石,故名。

94 95 96 97 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