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池古名鬼箐沟,因镇中原有一口池塘,元代时有清水塘名出现,亦溪不薜达鲁哈赤在此设清水塘哨,明代曾名畦(汪)家溪,场名仍为清水塘。清光绪年间建成鸭子塘,为黔西州下五里属地,后改名清池。

因靠近博鳌港的东屿岛酷似一只悠然遨游的巨鳌,故称博鳌。

此地原为一片荒野,森林茂密,有深水潭一个,故称为“黑峪”。1911年张德仁先生(偃师李村人,清末秀才,在合峪任教),同当地几个文人商量,根据四山的朝向,把“黑峪”改名为“合峪”。

意为搭建平台,攀登高峰。乡系石阡县乡级行政区。

以驻地得名。苍梧,一说以花卉得名,古苍梧地多刺桐花(又称苍梧花),《异物志》载“岭南多此物,因以命郡”。一说以部落得名,古苍梧一带有百越部落称“仓吾人”,地称“仓吾国”,后称“苍梧”。一说以山得名,据《史记正义》载“苍梧山,在道州南”,县以山名。

玉:境内的玉笋山;贤:指所属合贤集 . 玉贤 : 寓意人杰地灵,贤能之人辈出;镇:行政区域。

因地处九龙江南溪中游的冲积滩涂地,沿溪夫妻船(俗称白水婆)云集捕鱼出售,以后逐步围垦成集镇,以白水婆命名。

以境内黄教喇嘛寺院色须贡巴名之,石渠为“色须”译音。

意为流水的泉眼。

由于在古代,从娄江到吴淞江航行路线形如“之字形”,基本上是由西北朝东南沿塘斜行的路线。而北塘村处于斜向航线的中点,因此一直被人们称之为“斜塘”久而久之,这条斜行水道两岸的地区被人们笼统地称作“斜塘”,故名。

“武”即武王(英布),“穴”即地处长江流域九大要“穴”之一,“街道”即行政区划单位。

始建于战国时期。宋哲宗元佑元年(1086)冤句县改为宛亭县。金世宗大宝三年(1163),因黄患废宛亭县。金宣宗兴定二年(1218),东明县迁至宛亭故地,今天的东明集村乃是东明县城所在地,县城东门曰“朝阳”,西门谓“迎爽”,南门叫“户牖”,北门称“东昏”。至明洪武元年(1368),在东明集村设县治所达150年之久,县城迁徙后,改为南东明集,后因废城内多庙会,逐渐演变为东明集。

辽金两代为女真乌塔部辖境。在清代称为密占卡伦,密江河原名为密占河,满族语为“长披箭”之意。

“后”指方位;“坪”指平坦的场;“镇”指行政区域名称。

“施洞”系汉语石洞转音。因河对岸有一石灰岩洞穴,故名。苗语称“掌响”,又称郎西,意为赶集的坪子。

布泉,壮语Mboqcenz,“布mboq”即泉,“泉cenz”是借汉增词。该圩南面有一泉,故名。

因该乡地处广丰县最东部,人民政府驻地在后阳村,故名东阳乡。

街道管辖范围在平庄城区的西部,故名。

98 99 100 101 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