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儋州市南部且土地丰腴 ,故名“南丰”。

“阿什里”,哈萨克语,意为硝碱。

因安姓早年在此做小生意发展店铺,并在此安家落户,取其谐音得“成”,又因镇政府驻地于此,故得名。

因镇政府驻地位于麻州村,故名。

傣语地名。“邦”为地方,“丙”为平,“邦丙”意为较为平坦的地方。现因乡政府驻地邦丙村,故名。

因山的形状像传说中的龙头,故而得名龙头山,简称“龙山”。

因墟街道弯曲形似龙身,旁边一带低洼地雨后常积水,而南渡江的泥沙淤积于此,且状似龙头而得名龙塘。

以南杭村名命名,历史上野生兰花资源十分丰富而得名兰坑,后改称南坑。

武江,为珠江水系北江上游。古称武水等。“武”为“虎”谐音,因唐代避“虎”字讳而改“武”。

因境内泉源丰富,清源沟流经其境而得名。

1958年,原复县境内第一个农业初级合作社在太阳管理区诞生,它如同初升的太阳俯射着辽南大地,因此得名。

“城北”指方位,“街道”指行政区划。

因境内南岭岌前有两块大石,高丈余,巉岩透漏,开展如扇,故名。

山中有玄武岩,岩石表面遍布大坑小坑,犹如人脸上的“麻子坑”。

区域内有清雍正二年(1724)汝州知州章世麟改建的钟楼,故名。

为明清两代平定长官司的分司治所,且地势低于平定司、铜鼓寨,故为下司。

以“窝堡(窝棚)”、堡命名,演变成行政区域名称。

相传一张姓老者,在棠梨树下打井供茶方便路人,人称棠梨张,简称棠张。镇因此得名。

682 683 684 685 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