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清代时,村对面山上有一木塔而得名。

因鼎湖山而得名。

因魏姓的人较多,故名魏庄。

自唐代始,历为县治,原称任城镇,后改称城关,1984年复改任城镇。因任泽区历史地名得名任城镇。

元宪宗三年(1253),于此地设百户所,也因辖区当时不到百户人家,俗称小百户,故名。

因境内有连片的万亩竹林,浩如烟海,故名竹海。

“东汝”意为“海螺化石”。

同江原名“临江”,古称“拉哈苏苏”,赫哲语,“废墟”或“老屋”之意。清末设治时,因其地濒临松花江、黑龙江,故名“临江州”,后因与奉天省临江县重名,改为“同江”。因黑龙江和松花江在这里交汇,混同为一条江,故名。

取江西村同义:辖区内的江西村位于一条季节河(当地谓之江)的西面。

北城区街道,“北”是方位,地处丰镇市城区最北端,故得名。

因驻地位于泃阳西大街151号,故得名为泃阳西大街街道,后因区划调整更名为泃阳西街道

传,明代建村,邢姓在此最早居住得名。

在明代初期就有人在此居住,本地有个大财主姓孟,故命名为孟家院。因乡政府驻孟家院得名孟家院乡。

1964年上海内迁厂多集于此,修筑新路,命名为上海路,为街道辖区内主要道路,故名。

因镇人民政府驻北格村而得名。相传北格与南格原为一村,统称为新街镇,村中有魁星阁,村在阁北,后演变为北格。明嘉靖《太原县志》载名“北格”。

根据龙胜村《彭氏源流联总谱》,明末客家人彭子魁迁入,清同治元年其后人发起建立墟场。因墟场坐落于龙胜堂地域,墟内有龙岗顶山,取其繁华之意,故名龙华。

上尧意为该村地处邕江上游,沿江一带缸瓦窑较多,“尧”与“窑”谐音。街道是城区人民政府为便民服务在上尧片区设立办事机构的管理区域。

铺门圩,旧时居民用门板在自家铺面前摆摊卖商品,故名铺门。

665 666 667 668 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