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源”指才华横溢、才高八斗、博学多才之义。

葛坡街,因街圩北边土坡上有一巨石爬满葛藤,故名。

境内柳林甚多,藏语音译,含意为“柳林”。

因政府坐落于西宁市火车西站而得名,故而命名为火车西站街道。

因境内有商山、洛水,故名。

马岙,含义不详。有文字记载始自宋《宝庆四明志》记载鼓吹峰其山之阴曰:马岙。由此推断,马岙地处中峰山(现卧佛山、马岙最高峰)北面。明天启《舟山志》载,马岙山、平衍环带,原湿之膏腴,唐开元时议立域于其中缘北面土硗不果。

据传,此地系隋炀帝长女南阳公主食邑,当地居民以其洁身自好,褒奖其为金花公主,此地遂名金花。到民国时期改“花”为“华”,故名金华至今。

“白朗”,藏语意为“两姓氏名”。传说13世纪西藏著名的喇嘛师巴扎﹒尼玛扎巴(པ་ཚབ་ཉི་མ་གྲགས་པ་)和纳朗﹒多吉堆迥(སྣ་ནམ་རྡོ་རྗེ་བདུད་འཇཽམས་)两人曾在巴雪(今白朗县嘎东镇白雪村)一起念经。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两位德高望重的大师,取二人姓名首字合成“巴纳”,几经人们的译音和择字,后音译为“白朗”。

因位于广安门城门内侧,故名。

因坐落于古长城隘口东,为口里、口外交通要道。原名东万贯口,即万贯家产之意,后简称东万口。因乡政府驻东万口得名东万口乡。

藏语,意为“长寿之地”。

因地处县城郊区得名。

也格孜托别,哈萨克语,意为双土丘。

因文化路横贯其北部,且辖区内有多所高等院校,故名文化街道。

因称“罗武”的人首先建村居住,故名。因乡政府驻地罗武庄,故而得名。

村北一古墓大冢之中,传说是尧王衣冠冢,其墓呈曲形,故以“曲”名村。

地处县城区东部,以庆元县城古称濛洲得名。

古尔沟镇因地处古尔沟村而得名,古尔沟,藏语意为“乱石坝”。原此地较为荒凉,到处都是乱石。

664 665 666 667 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