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澄城县志》(韩志)记载,明嘉靖丙辰年间(公元1556)因镇西有洛河流过,常年滋润,且有集会得名长润镇,因处陶窑遗址之上得名窑头,后因“窑”“尧”同音,演变为尧头镇。

原系渡口,江、刘两姓于此开店设铺,曾名江刘集,后以居民刘姓居多改今名。1983年为防乡镇重名,改为现名。

以流经城区的龙津河取名。

意为该地的煤炭资源非常丰富。宝山区的煤炭资源最早发现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当时居住在被人们口头上称为“三道穷棒子岗(原宝山煤矿所在地)的几户人家,在进行贮存挖掘时发现了煤炭,把其视为珍宝,于是,人们把这地方称为“宝山”。

“塔玛”藏语意为:红旗。

“涂家”指涂姓家族;“垴”是指居住点;“镇”指第四级行政区划。

“库米什”维吾尔语,意为银。

因驻地村庄较为集中,平原村庄大多在安仁中部,寓安居乐业之意,故而得名安仁中,后简为安仁。

“新华”指纪念白莲教农民起义到解放战争时期革命活动。“镇”指行政区域。

“丹娘”意为“动听的语言”。

彝语音译,意为龙吼的地方。

因古时种有大片麦地,故名麦园。清初,此地辟为农村市集,改名麦园塘。又因地处平岗之上,俗称岗上积。

晋朝时期邓攸(字伯道)故里,村外有邓仆射墓,故名邓庄。

由原咸芳 瑶庄各取一字得名,也寓意村庄芳美之意。

传明天顺年间(1457—1464),该地曾长有一株丹竹,后该地成圩,故名。

苍土源于蒙古语地名“桑土浩饶”。清康熙年间,有蒙古族人收粮食在此置仓库存放,取村名“桑土浩饶”,汉语意为“有仓子的庄园”,汉语谐音而得名。

因境内名胜古迹胜境关而得名。

东洲区原名“露天区”,域内因有东、西露天煤矿而得名。清代在东洲河畔有驻军点叫东洲堡,故得名“东洲”此外,由于“东洲”为全区最繁华的一个街道,还意为“东方的一片绿洲”。

629 630 631 632 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