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关街道古名峣柳城。西汉时因此地面对峣山,遍地植柳,得名峣柳城。三国时魏在此设青泥军,故又称青泥城。北周武成元年(559)于城侧设青泥关。建德二年(573)废玉山、白鹿县入蓝田县治,以县名改青泥关为蓝田关。隋大业元年(605)移蓝田关至原秦岭商山路上,改名蓝关,“关”和“军”古时都是军事建制单位。宋代起,把县以下的商业、交通要地命名为镇。民国二十七年(1938),内政部通令,把县城驻地名为蓝关镇。

清初建治前,地名已存在。明末清初,乡绅熊八旺创建集市,以其姓氏命名为熊家场,乡以集市名。

唐朝武德年间曾设郓州总管府,依此命名。

“橘子洲”指“桔子洲”,“桔”与“橘”同音。“橘子”一般指柑橘。

因境内多有红砂岩形成的山丘,故名。

位于宁乡城郊的乡级行政区划。

峡窝地处南北两道岭之间的狭长地带,当地人世居窑洞,俗称“窝”,故名峡窝。

因原乡政府驻地位于龙宝山麓得名;“都”指岩上坝移民新城,为龙宝移民开发区管委会(2005年3月前)、街道办事处(2003年1月后)驻地,故名。

相传该村初由杜姓定居于此,故取名为杜家庄。

原名锅盖梁镇,因地处安宁河谷平原,取“安宁祥和”之意,故名。

因赵河流经故名。

“上都”系蒙古语,“上都”指元朝上都城,“镇”为行政单位,故得名。

因此地过去是雷家铺,距安庆市中心十华里,故名。

因街境内有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故名。

栖凤此地有一渡口。

境内有一棵老榆树,故名。

取所辖战河村委会名命名。

永宁镇在四团区域,1983年全国地名普查时,确定四团团部标准地名为“包孜”。因“包孜”谐音“包子”,容易产生歧义,经反复论证、征求全团各界人士意见建议,并经第一师阿拉尔市设置建制镇工作联合协调小组审议,报阿克苏地区行署同意,确定将“永宁”作为四团申报镇的名称。该名称寓意为“永久安宁”,符合四团作为边境团场所处特殊地理位置和党中央对兵团在新时期发挥“稳定器”、“大熔炉”和“示范区”的要求而得名。

613 614 615 616 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