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池别名吐尔库勒,意为静谧的湖。

“水口”之得名说法有二。其一:以水口村命名,水口村南面是鉴江上游东江河和支流龙山河的汇合处,称合水口,简称水口;其二:初为思平县水口陆氏迁居至此,故名。

位于红水河东岸陡崖上的洞子坝。

相传,唐王征东曾过此地,即凉山——南工房一带,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山岭,岭的东面称为岭东,岭的西面称为岭西。又因岭偏南的山丘上有一片原始树林,后来人们把岭东岭西树林统称林西。现这些山丘已建为工房,一直沿革至今,因驻地在林西,故得名林西街道。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修筑城堡,因位于雷家站(今新保安)东八华里,取名东八里。因乡政府驻东八里村得名东八里乡。

“藏改”意为“江口”。

乡名依原所在村名得名。

相传,此地古为洪河渡口,西平至项城的官道经过此地,河上架木桥,但因人车众多,桥屡建屡塌,故名塌桥。后以同音演化为塔桥。

“后坪”是土家语“坪后”的误记,是土家语“分开”的意思。乡系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乡级行政区。

沈河,由原沈阳区与浑河区各取“沈”与“河”字组合而来。

一说为彝语地名,彝语中“路”指石头,“居”为取、拿、破,“路居”意为破(取、打)石头的地方。另一说为汉语地名,出自《孟子·尽心上》“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也。”而得名。因镇人民政府驻路居中坝小街子,故名。

垛石桥原名杜家水口西桥,又名堕石桥。因垛石镇政府驻地坐落在徒骇河上的垛石桥附近,故名垛石镇。后改街道。

有王姓村民居住在大水渠内,所说的大水渠即为四十里长涧,土地肥沃,适合农作物生长,故名王渠则。因王渠则镇人民政府驻地在王渠则村,故名王渠则镇。

富为头,东为平地,富东意为平地头。因乡人民政府驻富东村,故名。

因细河流经本行政区域,故名。

因境内桃源路而得名。

“木黄”原为“木王”,意为树木之王。以民间传说得名的乡级政区专名。

杨塔因炳灵上寺第八世嘉样隆珠活佛(俗名杨海莲,又称杨太爷)圆寂时在此建石塔安葬故叫杨家塔,简称杨塔。

512 513 514 515 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