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仁原名“拉赢Labhingz”,“拉lab”指抢夺、掠夺;“仁、赢hingz”指赢得。传拉仁街始建于明朝,建村时村民因争夺土地而闹到土司衙门,土司衙门却直接把土地收为己有,后群众称此地为“拉赢”,意思是土司叫喊了几声就赢得了这块土地。后将“拉赢”两字简化为“拉仁”。

路西因位于城区西南,南同蒲铁路以西得名。

因出自李白《望九华》诗:“天河挂绿水,绣出九芙蓉”之句,取“蓉”字,故而得名蓉城。

系蒙古语译音,“大华”意为有楼房的村庄,因该村不同于当地的其他村庄,其村内有许多相对较高的楼房,故得名。

村居秘魔岩脚下,两山岩石抱头,故名岩头。

清风为清正廉洁、两袖清风之意。

因此地是久社河与东江河的合汇之处,取名贰合。明洪武年间,苏、缪、甘三姓定居此地,团结互助,共同开发,以表情义,改称义合,故名。

“安”字源出《千字文》中的“容止若思,言辞安定”句。

明洪武元年(1368) ,王姓由山西省迁来,路过此地小憩后继续东行,驭马忽然脱缰跑回原憩地,王姓遂于憩地建村,名马恋庄,后演变为马连庄。因镇政府驻地位于马连庄村,故名马连庄镇。

金龙山,即黑龙江金龙山国家森林公园。因境内著名的金龙山而得名。

藏语,以吉尔同、呷拉两个村首字命名。

据史料记载,韩村古称“龙脊村”。明洪武九年(1376)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韩山子居家迁徙至此,在门前摆摊卖茶、卖点心 ,后来开起了小酒店,慢慢称作韩店孜,清朝乾隆年间始称韩村集,沿用至今。

旺隆原名望龙,早年因少雨干燥,曾毁于火,群众祈求甘露,盼龙王恩惠,取名望龙,重建场镇后取兴隆旺盛之意改称旺隆,政府驻地旺隆场而得名旺隆镇。

“新台”之名的意思:保留“转万台”的“台”字,将“转弯”换成“新”字,以表示新的生活的开始,寓意建设新农村。

“鸭子口”:乡政府驻地地名,其地形地貌尤如鸭子嘴巴。“乡”:指行政区域类别名称。

传说唐朝时,赵太子路过此地,人马口渴缺水,赵太子拔箭射出一井。井址东西两村据此传说得名,井东为东太子井,井西为西太子井。因镇政府驻地位于西太子井,故得名太子井乡。

明朝建庄,燕王北有朱尔荣一家迁此定居,得庄名尔子。后又有王姓人家迁来,两家协商改名尔王庄。

藏语,意为“部落的少部分”。传昔宜孟部落的一小部分在此定居,得名。

513 514 515 516 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