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驻地新盛店村,因此得名。原来的新盛店镇,曾名“锦川镇”,后改成“新县店”,为取“兴盛”之意,而改称新盛店。

上义镇地处紫金县西南部,镇名相传出自光辉村岑头围关帝庙楹联:“上扶汉室,义结桃园”,取联首各一字为“上义”故名。

史载:“万缘桥,俗称西斜桥。明永乐五年(1407)重建”。始建年月不详,因桥在洛塘河上斜向而建,故名斜桥。

城伯村原有东、西二村,以成、白二氏得名。明末东成白居民搬入西成白广严寺西,二村合一。苏、宋、王三姓共议:有成无土不为城,有城无人是空城,非吉象。将“成”、“白”二字分加上“土”、“人”旁,即今名。

大学路位于市区中部,因临郑州大学得名。街道因此路得名。

此地位于梅江河左岸成半弧形的岩石台地上,两岸均系悬崖石壁,形成天然堤状,故名。另一种说法是,相传很早有一长官骑马过河,不幸骏马失蹄,使长官甩下受伤,从而得名失蹄(方言中,堤与提同音),后谐音为石堤。

站儿巷镇以其驻地站儿巷村而得名。据民间传说,站儿巷很久以前名为透穿磨,周赧王游历天下途径该地时,推定若干年后此地将出现一个与周朝为敌的人物,所以便命农夫将一山(龙脖项位)挖断,因此得名“斩龙项”。后经长时间语言演变,成为现名站儿巷。

民国初期,地名已存在。因境内东部绮陌坝子、桂果坝子,金秋时节,稻谷金黄,秋风吹来,万顷谷浪翻动,如同织锦,引申“织金”得名。“织金”地名由来已久,它始于古时的农耕文化,却又不止于农耕文化,其内在的文化底蕴之深厚,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

此地当地一黄土覆盖的山坳“黄土坳”,故名。

唐贞观年间曾在此设宽州。以历史地名宽州命镇名为宽州镇。

南宋末年建村时,钟姓人在此建村(也有说法是当时钟姓人较多),街道以村名命名,故名。

位于永宁江、灵江、椒江的三江汇合处。

期盼永远过和平的日子。

博湖,博斯腾湖的简称。博斯腾蒙古语,意为物产丰富之湖。

因驻朵洛村得名,藏语,意为“石头多”。

波罗源于梵语的译音,意为到达彼岸,故有其名。

因镇政府驻万宝村万宝屯。

明朝永乐年间,尚氏由山西洪洞县奉诏迁此定居立村,故名尚村。因镇政府驻尚村得名尚村镇。

443 444 445 446 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