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织金县
拼音
Zhījīn Xiàn
类别
县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贵州省
所在城市
毕节市
所在区县
织金县
名称含义
民国初期,地名已存在。因境内东部绮陌坝子、桂果坝子,金秋时节,稻谷金黄,秋风吹来,万顷谷浪翻动,如同织锦,引申“织金”得名。“织金”地名由来已久,它始于古时的农耕文化,却又不止于农耕文化,其内在的文化底蕴之深厚,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
名称起源
以引申义得名,政府批准设立。
名称历史
1914年,称织金,沿用至今。织金自古即为仡佬族东山部聚居。商、周时属鬼方,春秋时属牂牁国,战国时属大夜朗国。秦、汉为巴郡、益州牂牁郡下属的汉阳县,晋时属宁州牂牁郡地,南北朝时属宁州辖制或羁縻。唐时因彝族穆阿扯袭占东山部而更名为毗那,属罗甸国,宋时属绍庆府腪州。元时属八番顺元宣慰司亦溪不薛地的雷坡、磨坡、高桥、市北洞长官司,明时属贵州宣慰使亲领十三则溪的陇胯、的都、朵里、阿架四则溪地。清康熙五年(1666),始建平远府,后降为州,隶贵西道。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属威宁府。雍正七年(1729),属大定府直至民国初。1913年,平远州改为平远县。1914年,更名为织金县,属黔西道。1935年,属贵州省第二行政督察区(今安顺市)。1937年,划归第四行政督察区(原毕节地区)。1949年12月解放,属毕节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2年更名为毕节区专员公署)。1970年,毕节专区改为毕节地区,织金隶属之。2011年,毕节地区改为毕节市,织金县亦隶属之。
热门文章
路家村镇
庙子镇
黄坛口乡
琉璃河镇
青桥驿镇
下营藏族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