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什,维吾尔语,意为“就是这里。”

石河子新城建立后,老一代的拓荒将士为让后人牢记,在今日的石河子新城基础上对该地命名,所以称为老街。

光绪年间,郭万的祖父从云南来此开荒,称郭家街,1938年并村时,石城、平岭沟各取一字并将城改成,得名成平。

《元和郡县志》载:绛县,“因县北降山为名”。传说帝尧出生在绛。西周时倗伯封地在绛。据《左传》载,周景王四年(前541),晋平公与当地长寿老人对话,赐设畿内为“县”,命原绛邑为绛县。

初名悦来集,明隆庆六年(1572),安徽客商在此经商,后以故里境内新安江命名为新安镇。

袁即姓氏,始居者袁姓,后随区划建置得名“袁家庄镇”。

永明路寓意道路永远、光明、通畅。

“江千”系藏语译音,意为“野马疲乏的地方”。传说格萨尔王骑着野马,路过此地时,他的座骑筋疲力尽,由此得名。一说据传很久以前一位猎人狩猎时,打伤了一匹野马,便跟着血迹来到此地,见野马已累垮,故名。

因宋时仁和县得名,寓意上下团结、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

蒙古语“阿拉巴钦皋勒”,汉语译为尤杖子,尤姓汉族人率先迁来此地居住,后发展成村。

自隋开皇以来历为县治而得名城关。

新塘镇宋代为东江大河湾,后渐成河滩。相传明朝嘉靖年间(约1522年)三部尚书湛若水亲自封船运砖石,将沙贝改为沙堤,在海湾处筑堤造鱼塘,始称新塘。石堤渐为圩集,故名新塘圩。因这里古代是珠江口内海的一部分,后来沙泥淤积成为陆地,取名叫“三贝”,即沙滩、贝类堆积之地,或沙滩之背之意。境内还遗留下许多湖泊(分隔成更多较小的以便管理的鱼塘),好像无数镜子一般镶嵌在镇的周围,其中最大一个有80多亩。“新塘”这个名字就是因这些鱼塘而得名的。

意为桥边是谢姓人家居住的地方。街道系万山区乡级行政区。

此地资源丰富,取《礼记·中庸》“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云,禽兽居之,宝藏兴焉”之意而命名为宝兴。

因驻地内有腾飞路而命名。寓意事业蒸蒸日上,腾飞远航。

寓意安宁和平之意,故名。

因位于璧南河、箭梁河汇合处的滩涂,建场前方圆几里内一片荒芜,人称“芜滩”,明代建场后,以“芜滩”谐音为吴滩,故名吴滩场。

复兴场北宋时为仁怀县治所,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县治所迁走,此地名老仁怀。清乾隆九年(1744),在老仁怀原址建场集,定名复兴场,意为复而再兴。后以此为政区名,存续至今。

289 290 291 292 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