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宜阳县
拼音
Yíyáng Xiàn
类别
县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河南省
所在城市
洛阳市
所在区县
宜阳县
名称含义
因位置而得名。战国韩始置宜阳县,因治在宜水之北,水之北谓之阳,故名。
名称起源
韩景侯迁国都至阳翟(今河南禹州),于此置宜阳县。
名称历史
夏属《禹贡》豫州。商属雒西地。西周为周南地。春秋属晋,曾为毛国地。战国韩以韩城为都。韩景侯迁国都至阳翟(今河南禹州),于此置宜阳县。秦因袭之。两汉、三国魏、西晋属河南郡、弘农郡。北魏置宜阳郡。隋初郡废。仁寿四年(604),改甘棠县(北魏置)为寿安县。大业初州废,宜阳、寿安同属河南郡。义宁二年复置宜阳郡。唐武德二年(619),改宜阳县为福昌县。北宋熙宁五年(1072),福昌并入寿安县,属河南府。元祐元年(1086),复置福昌县。金改寿安为宜阳县,属金昌府,福昌县属嵩州。元初属河南府。至元三年(1266),福昌省入伊阳县。宜阳改称宜安。明初复。明、清复置宜阳县,属河南府。1913年,属豫西道。1914年,属河洛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32年,属河南第十行政督察区。1947年,以洛河为界,分宜南、宜北两县。1949年,复并,仍名宜阳县,属洛阳专区。1968年,属洛阳地区。1986年,属洛阳市。
热门文章
戴窑镇
忠州街道
新盛店镇
人民路街道
大周镇
下邽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