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建于黄土堆上之意命名。

明代前称围山镇,镇境跨越方城至泌阳古道。明初因战乱,镇被火焚毁后迁建,新址因紧靠二郎庙得更今名。

桂东,指地处桂阳县东部和小桂山东部。

镇境内有风落河,是洪渡河上游,由南向北流过。自明嘉靖以来,以谐音和寓意“丰收快乐”逐渐演变为“丰乐河”、“丰乐坝”,丰乐镇因驻丰乐坝而得名。

镇政府位于官庄村,官庄村分东西两村,明代始为集镇,名为官庄镇。沿用官庄二字,故得名。

卢姓四兄弟各立门户,所以称四门子。镇以聚落得名。

因当时一时姓人家在此开店,故名。

“柯柯牙”维吾尔语,意为“青色的崖”。

相传在南宋时期,民族英雄岳飞率领岳家军抗击金兵,就在今余丁庄西不远的双龙山胜金关安营扎寨。发现双龙山至黄河岩边之间的小平原,土地肥沃、空气湿润、春天早到、易于农耕,就命老弱兵丁在此开垦农田,种粮种菜,以资补军中粮草不足。后来,岳家军在胜金关破金兵,班师回朝之时,一些厌倦军旅生涯,喜好田园生活的兵丁及部分老弱病残、鳏寡孤独不愿回归故里的兵丁就留了下来。他们喜爱这方沃土,就在这里安居乐业繁衍生息,人们把岳家军留下来的兵丁称为“余丁”,把后来形成的村庄叫做余丁庄(余丁村)此政府驻地在此地因此叫余丁乡。

据《高氏族谱》载:高氏于明洪武七年(1373)从山西平阳府洪洞县迁此建村。命名高老家。

原花县政府驻地为花城。现花都区政府驻地位于该街道范围内,因此以“花城”命名新设街道。

城南安乐村的一条崖,土质呈红色,名红崖。东晋时山西文人郭璞有“洪崖先生炼丹诗”,本指江西省新建县之洪崖,后人借谐音改红崖为洪崖。县北北官庄崖头曾有中古时代隐士之洞,名古洞,故取城南“洪崖”、城北“古洞”而名为洪洞。

根据兵团团场统编番号得名。团部驻地双桥镇,取双河有双桥之意而得名。

北坛来源于北坛塔,又名史公塔,位于市区西北的北坛公园内,为一座七层八角楼阁式砖塔。清乾隆十三年(1748 年),为纪念明万历间介休县知县史记事兴学赈饥而建因辖区内有北坛公园,居民主要居住在北坛路沿线,故名。

因街道办事处辖区位于黄河大街两侧,故命名为黄河街道。

因驻地村北有一祭祀宝台而得名,后取保太平之意改称保太。因驻地村保太村而得名。

地处县城内的乡级行政区。

明清时今驻地附近曾设六个哨卡,称六哨,故名。

291 292 293 294 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