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査,村西(原称西门外)曾有宋代英宗年间古碑,其上记载:该村始建于唐初太宗李世民东征时期,初称沙仁河。到清代,清帝每年到沈阳祭祖往返必经此村,因忌沙仁(音同杀人)二字,遂改村名沙流河。
新北园子村原为河西乡北园子村,1970年因动迁现址又叫新北园子。
复兴镇驻地复兴场,在北宋时为眉山重镇鱼蛇镇,在乾明寺山麓,明改鱼耶鱼镇,置有巡检司,俗称镇子场,明末被火烧毁,以后重建,恢复此场,故名。
乡政府驻地白店,白店原为白宿店,传原白姓居住县城较远,因与他人诉讼,为进城便在此设一专用宿店,后来别人亦可住宿,日久聚落形成,白宿店之名便约定俗成,现简称白店。
“绕金”意为“极大”。
因境内有远近闻名的普勋寺,根据“普勋”的谐音,设置普兴场,建镇时沿用其名。
据《腾越州志》载:“有水澄清,曲折贯注,为高腴之区也。”意为山清水秀,环境优美,土地肥沃的地方。
据“八义士谏赵处”碑引证,战国时秦赵长平之战,赵中反间计,改将赵括,悍然冒进,当地八义士拦路劝谏,赵括怒斩八义士,结果四十万赵军全被坑杀。后人为纪念八义士,立碑八义墓。至汉,此地成村,以八义士谏赵,起名“八谏村”,后改名“八义村”。镇政府驻地,故名。
清雍正五年(1727)《定襄县志》载:“蒋村”,因姓氏得名。
村有马金岭,故名。
原名“坡峒Boaez”,“坡”指土丘坡,“峒”指田峒。在此设乡镇时,因其街道狭隘演变为“隘洞”,意思指狭峒中的街道。
该镇位于县境西北部,有佘市桥跨越道水,镇以桥名。
因地处位置建有塔、城堡得名。
意为盛产油桐之地。
传古时在镇辖区南部有位祖师爷,后民众为其建一座祖师庙,村以庙名。
圩集设在关帝庙前, 因每逢圩期,人们都会庙前赶圩集,故名。
从《诗经》上“以介眉寿”引申为希望人们永远长寿之意而命名为永寿。
辖区内原有大龙口水库,《明史·河渠志》记载:“明熹宗天启三年(1623),河(黄河)决青田大龙口,徐、邳、灵、睢并淤,吕梁城南隅陷。”由此大龙口的名称代代相传。2004年起为改善徐州新城区生态环境,开发建设环湖景区,2005年10月,市政府将大龙口水库更名为大龙湖。
热门文章
俞村镇
双录乡
景讷乡
凤翔镇
红军路街道
瓜里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