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旺南宋时称钱王。王姓于元初迁入,改前王。其后姓氏增多,人口增加,改称全旺。两次改名均基于方言谐音。

北街街道驻中华北路,也称“北街”,处于城区北部,具有明确的区位指向。

因辖区位于县城东部而得名。

“戈波”意为“三岩的门户”。

因原驻地位于西王庄村故称之为西王庄镇。该村洪武初年有孙姓建村居住,始祖也是洪武初自喜鹊窝改创。赵庄原为王家庄,西王庄在赵庄西,故称西王庄。

因境内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岳麓山得名。“岳麓”指辖区内的岳麓山,岳麓二字来源于南北朝刘宋时《南岳记》:“南岳周围八百里,回雁为首,岳麓为足。”

传东汉末年王莽赶刘秀,刘秀逃到此处休息。当时田地荒芜,战马无处可栓。刘秀楔一木桩拴马。后人以楔桩拴马为由,称之为“下桩”,后雅化为夏庄。

明末李自成曾派一赵姓将军驻此,得名军赵,后改称军召。清康熙年间取“君王召见”之意改为君召。

以临近林荫大街,故得名。

“两峪”指三山两谷地形;“乡”中国行政区划基层单位,属县或县以下的行政区领导。

因境内赵家河迂回曲折汇入潼江,两岸有小块平坝,意为河流穿越的平坦之地。

因境内佛教“律宗第一名山”宝华山而得名。

章党原名扎克丹,满语为松柏树。

长宁之名有两说:一说取地势边远宁静之义。民国《长宁县志》载:“长宁于蜀南最远,蜀每有事而长宁独晏然自保,以故物力充实,城廓完固。民人皆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豈非地势使然哉!”二说取希冀民族和谐之义。晋时,僚人大规模入蜀,今县境为其所据,唐置羁縻州招其内附,但因长宁地处僚、汉交界处,民族交往频繁,矛盾亦比其他州为甚,故州名长宁,以期民族和谐相处,长久安宁。

“竹巴龙”,藏语意为渡口。古为尼泊尔、印度与中国往来必经之地。清设驿站和渡口。

相传明永乐四年(1406)开圩仪式时,三声炮响,一只猎蛇的雄鹰在上空飞过时受惊,双爪所抓的蛇脱落掉在举槌欲擂的大鼓上。仪式主持人认为此象大吉,遂命名为“鼓落墟”。到了明末崇祯二年(1629),在朝廷任职的左侍郎徐光启,至书信给南雄府鼓落墟经商的好友张志成。因音近,徐光启把鼓落墟写成“古录墟”。邮件到达南雄时,邮差找不到收件地址,非常差急。后来,有经验的老邮差提醒,可能是鼓落墟。邮件送到鼓落墟后,果然找到了张志成。又“鼓落墟”谐音古录墟。以后随着古录墟人口增加,集市贸易扩大,人们又把古录,称为古市

因境内有大地片田头畈,此畈坐落在山边田头,是一块高山中的小盆地地形,故名。

因街道辖区内有盐田村,昔日为造田晒盐之地,故名。

240 241 242 243 244